暮春时节,摄政王府的庭院里繁花似锦。丁香花谢了春红,蔷薇却攀着花架开得热烈,粉白嫣红的花瓣间缀着晨露,微风拂过,香气漫过抄手游廊,飘进正厅。
苏瑶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拿着一幅未完成的绣品。浅碧色的锦缎上,一对鸳鸯正依偎在荷叶间,她拈着针,将最后一缕金线穿过绸缎,眼底漾着温柔的笑意。青黛端着一碗新沏的雨前龙井走进来,轻声道:“王妃,这是刚从后山茶园采的新茶,王爷特意让人送来的。”
苏瑶放下针线,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笑道:“他倒是有心,知道我近日贪喝茶。”话音刚落,就听到院外传来轻快的脚步声,楚念瑶穿着一身宝蓝色的小锦袍,像只小炮弹似的冲了进来,身后跟着提着食盒的管家。
“娘亲!娘亲!”楚念瑶跑到苏瑶身边,仰着小脸,眼睛亮得像星星,“先生今天夸我策论写得好,还说我有王爷的风范呢!”
苏瑶放下茶盏,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丝柔软的触感传来,心中一片暖意:“我们念瑶这么厉害,将来定能成为有担当的男子汉。”她看向管家,“李伯,这食盒里是什么?”
李伯笑着躬身:“回王妃,是城西福记的枣泥糕,王爷吩咐奴才去买的,说是小主子爱吃。”
楚念瑶听到“枣泥糕”三个字,立刻踮起脚尖去够食盒。楚墨恰好这时走进来,伸手稳稳地接住他,将人举过头顶,眼底满是宠溺:“慢点,没人跟你抢。”楚念瑶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脸上吧唧亲了一口,脆生生道:“爹爹最疼我了!”
楚墨笑着将他放下,走到苏瑶身边坐下,自然地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带着外面阳光的温度,温暖而有力。“今天百绣斋那边忙不忙?”他轻声问道,目光落在桌上的绣品上,“这幅鸳鸯绣得愈发灵动了。”
“还好,徒弟们都越来越上手了。”苏瑶靠在他肩上,轻声道,“前几日江南分号送来消息,说新收的几个绣娘已经能独立完成双面绣了,我打算下个月去江南看看。”
楚墨点头,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我陪你去。正好江南的政务也需要巡查一番,顺便带你和念瑶去看看西湖的景致。”
楚念瑶正啃着枣泥糕,听到“西湖”两个字,立刻抬起头,嘴角还沾着糕屑:“爹爹娘亲要带念瑶去玩吗?我听说西湖的荷花夏天开得最好看了!”
苏瑶笑着帮他擦去嘴角的糕屑:“是呀,等我们去的时候,荷花应该正好开了。”
一家三口正说着话,惊风忽然走进来,躬身道:“王爷,王妃,宫里来人了,说是太后娘娘请您二位去慈宁宫用晚膳。”
楚墨眉头微挑:“太后娘娘可有说是什么事?”
“没说,只说让您二位务必过去。”惊风回道。
苏瑶站起身,理了理衣襟:“既然是太后相召,我们便过去吧。念瑶,跟娘亲去换身衣服,我们去宫里给太后娘娘请安。”
楚念瑶欢呼一声,拉着苏瑶的手就往后院跑。楚墨看着他们的背影,眼底漾着温柔的笑意,随后对惊风道:“备车,我们稍后就出发。”
慈宁宫的晚膳很是丰盛,太后坐在主位上,看着苏瑶和楚墨,脸上一直带着笑容。楚念瑶坐在苏瑶身边,规规矩矩地用着膳,偶尔太后夹给他一块糕点,他都会甜甜地说声“谢谢太后娘娘”,惹得太后眉开眼笑。
饭后,宫女们撤下碗筷,端上水果和茶水。太后拉着苏瑶的手,轻声道:“瑶瑶,哀家今日找你们来,是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苏瑶心中一动,问道:“太后娘娘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太后叹了口气,道:“再过几日就是哀家的生辰了,往年都是宫里简单办办,今年哀家想热闹些,办一场宫宴。哀家听说百绣斋的绣品如今名满天下,想让你帮哀家准备一些寿礼,再给宫宴添些刺绣装饰,你看可行?”
苏瑶立刻起身行礼:“能为太后娘娘效力,是臣妾的荣幸。臣妾定会让百绣斋的姐妹们好好准备,保证让太后娘娘满意。”
太后笑着拉她坐下:“哀家就知道你办事稳妥。其实也不用太铺张,哀家就是想让大家都看看你的好手艺。对了,哀家还听说你收了不少徒弟,这次宫宴,也让她们一起来露露面,也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大靖的刺绣技艺。”
“臣妾遵命。”苏瑶应道,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起来。百绣斋最近正好绣了一批新的寿桃、蝙蝠等寓意吉祥的绣品,正好可以用来做寿礼,至于宫宴的装饰,她可以让徒弟们绣一些大幅的山水和花鸟屏风,定能添色不少。
楚墨坐在一旁,看着苏瑶认真的样子,眼中满是欣赏。他知道,苏瑶对刺绣有着极大的热情,能为太后筹备眼中宫宴,她一定很开心。
从慈宁宫出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马车行驶在回宫的路上,苏瑶靠在楚墨怀里,轻声道:“太后娘娘的生辰,我一定要好好准备。对了,你说我送太后娘娘一幅什么绣品好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