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尘并不知道他们情绪从何说起,但是只有这些当事弟子心里知道,他们有听说一些去升仙大会的同窗提起过外门新晋弟子中有一个特殊存在。
他们的复杂情绪有对——“本源潜力上上品”的惊讶,也有对“现时下品、浊气阻滞”惋惜。
领完钥匙和份例,秦岳带着众人离开庶务堂,走向各自的居所方向。
他特意放缓了脚步,与落在队伍稍后的墨尘并肩而行。
“墨师侄。”秦岳的声音温和地响起,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寒玉阶上,你之坚韧,令人印象深刻。”
墨尘微微侧身:“秦师叔谬赞,侥幸而已。”
“非是侥幸。”秦岳轻轻摇头,目光落在墨尘身上,带着洞察却不令人反感的审视,“本源潜力上上品,此乃天赐之资。纵有浊气阻滞,一时困顿,亦非绝路。”
他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真诚的劝慰,“宗门浩大,奇珍异宝、玄功妙法不知凡几。勤修不辍,机缘若至,未必不能涤荡浊气,还复本源。切莫因此妄自菲薄,失了求道之心。”
墨尘心中微动。
这位来自内门的秦师叔在升仙大会便已知晓他的体质状况,此刻话语中并无丝毫虚伪客套,是真正基于宗门见闻给出的勉励。
这份善意,在清冷的南圣隐宗内显得尤为珍贵。
“多谢秦师叔开解。”墨尘拱手,语气诚挚,“墨尘明白。仙途艰难,唯勤勉与谨慎而已。”他既表达了感激,也含蓄地点明了自己的态度——不会放弃,但也不会因潜力而盲目乐观,谨慎前行才是他的本心。
秦岳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再多言。他点到即止,既释放了善意,又尊重了墨尘的谨慎性格。
很快,众人便来到丁字区域。这里位置相对偏僻,灵气浓度也略逊于前面的甲、乙、丙区。
秦岳指着其中一座靠近山壁、周围有几株虬劲耐寒松树的小院:“墨师侄,这便是丁字七十三号院。虽位置稍偏,倒也清静。”
墨尘对此并无不满。
偏僻,正合他意。
他拿出寒玉钥匙,注入一丝微弱的灵力,院门上的冰蓝色符文微微一亮,“咔哒”一声轻响,门扉无声滑开。
院内不大,只有三间寒玉屋舍,地面铺着打磨光滑的白色石板,角落还有一小片开垦好的灵田,只是此刻光秃秃的。整个小院清冷、干净、简单至极。
“新弟子份例都在储物袋中,包含基础功法玉简、宗门戒律册、外门服饰两套、下品灵石十块、辟谷丹一瓶、以及寒玉峰地形图玉简。”
秦岳最后叮嘱道,“明日辰时,传功堂有筑基师叔讲解《引气诀》精要与宗门基础戒律,切莫迟到。若有不明之处,亦可去执事殿询问当值师兄,或……待我闲暇时来寒松苑,亦可寻我。”
最后一句,显然是对墨尘的额外关照。墨尘再次郑重道谢:“谢师叔指引。”
秦岳温和一笑,又对其他弟子交代了几句明日传功堂的注意事项,便飘然离去。
墨尘关上院门,隔绝了外界。
他站在清冷的小院中,感受着比山脚平台更浓郁精纯的冰寒灵气,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先仔细检查了一遍小院,确认并无窥探禁制后,才走入主屋。
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寒玉床榻,一张石桌,一个石凳,一个蒲团。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他盘膝坐在寒玉床上,取出那个灰扑扑的储物袋。心念微动,袋口张开,将里面的东西一一取出:
两套折叠整齐的素白外门弟子服饰,袖口和衣襟处绣着淡蓝色的冰晶雪花纹路,入手冰凉柔韧,显然材质不凡,有避尘、微弱的防护之效。
一枚记载着《南圣外门弟子戒律》的青色玉简。
一枚记载着《引气诀(南圣基础篇)》的白色玉简。
一枚刻录着寒玉峰及周边主要区域地形的寒玉图简。
十块散发着微弱灵气波动的下品灵石。
一个青玉小瓶,里面装着十颗龙眼大小、散发着淡淡谷物清香的辟谷丹。
还有一枚巴掌大小、通体莹白、边缘有冰晶纹路的身份玉符(外门玉符)。
墨尘的目光在那十块下品灵石和青玉瓶上停留片刻。
十块灵石,对于身怀小白瓶的他而言不算什么,但这是宗门固定发放,代表着稳定的资源起点。
辟谷丹更是解决了生存的基本需求。
他将东西仔细收好,换上了崭新的外门弟子服饰。
素白的衣衫衬得他面容愈发清俊,冰晶雪花纹路更添几分出尘之意。
他盘膝坐回寒玉床,拿起那枚《引气诀(南圣基础篇)》玉简,贴在额头。
一股清凉的气息涌入识海,大量关于引气、行功路线、灵力搬运的法门清晰地呈现出来。
比起葛洪那粗浅的引气诀,这篇法门明显更加精妙、完善、中正平和,尤其注重灵力在经脉中运行的圆融与稳固,隐隐带着一种涤荡杂质、温养经脉的意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