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锅翻腾。
何雨水将薄薄的面饼放入油锅里面炸制,这薄饼遇到了热油,迅速的膨胀,起鼓包,在这时候,将油饼捞出,在上面扎一小口,然后将鸡蛋液灌入其中,再度下锅,这一次炸制的时候,就要不断的刺饼身,使得均匀受热,避免爆裂,等到整体金黄,再度捞出,就是这时候的经典美食南锣鼓巷的炸老虎。
“雨水,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顾青拿过了油饼,稍微放凉一点,尝了一口,表面焦脆,里面软嫩鲜香,调味也刚刚好。
“最主要的是心情好。”
秦淮茹笑吟吟的说道:“雨水心情一好,就乐意在厨房翻腾。”
“哼。”
何雨水皱皱鼻尖,说道:“那两个人不来,我天天心情好。”
不用挑明,众人就知道何雨水说的是于家姐妹。
“那以后多哄哄你。”
顾青笑着说道。
小当在一边呼噜噜的将牛奶喝完,一擦嘴角,秦淮茹拿着炸老虎,掰开投喂,等到院里面将饭都吃的差不多了,秦淮茹熬的米粥也好了,用海碗一盛,另盛了一些咸菜,还拿了两个炸老虎,准备送给聋老太。
聋老太毕竟来说了,秦淮茹也不能不近情面的
“我来送吧。”
顾青端过了海碗,又拿了两个炸老虎,说道:“我让一大妈也尝尝,你们也赶快收拾收拾,我们一会儿出去。”
易中海是道德天尊,还会拿着道德来绑架人,这一大妈就是个老好人,顾青端着碗到了中院,叫喊了两声后,在一大妈出来的时候,让一大妈来接过这炸老虎。
“雨水做的,拿过来让您尝尝。”
顾青热情的说道。
一大妈看顾青如此,眼眶一热,含笑接过,她没有子嗣,对院里面看着长大的孩子们有着一分隐护的心,现在得到了一分回馈,让她心中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
“这些是送给后院聋老太的。”
顾青又笑着招呼了一声,这才端着碗进了后院,将饭菜递给了聋老太后,聋老太看着米饭粘稠,咸菜精美,油饼热腾,脸上满是笑容。
“小顾,你是个好孩子啊。”
聋老太激动的拍着顾青的手,面对顾青,只要好好说话,顾青也是会好言相向的。
在这说话中,聋老太拿过一边的点心匣子,递给了顾青,现在这时候,城市居民每个月都有糕点票五两和饼干票二两,走亲访友,都是带着点心匣子。
“小顾啊,这是点心。”
聋老太对顾青说道。
“老太太,我吃的是饽饽。”
顾青拿着点心匣子,像是犹豫了一下,然后坦然的接过,两个人这话一说,颇有一些将过去的矛盾都说开的意思。
现在的点心,在北京是紧销品,外地很多人来到北京,想要买点心都买不到,等到61年的时候,点心会敞开高价卖,等到蛋荒,牛奶这些都解决了,糕点票才会取消,不过到了那个时候,配料和现在的又不一样了,用冰蛋代替了奶粉,牛奶和油的占比减少,糕点和饼干又硬又干,买的人反而不多了。
顾青在聋老太的房间里面坐了一阵儿,同聋老太说说话,逗得聋老太开开心心的,聋老太太吃饭也吃的香了。
她已经吃准了,顾青这个人吃软不吃硬,又喜欢较真,但是对顾青好一点,顾青肯定是会多多回报的,眼下给顾青送了一个点心匣子,应该能过一个舒舒服服的年了。
在聋老太太的屋里面坐了好一阵儿,顾青才带着点心匣子,端着海碗从后院走出来。
贾张氏就在中院,看到了顾青后,翻了个白眼,就往自家屋里面走去,嘴里面嘟囔着“也不知道孝敬孝敬我老人家”之类的话。
“等着!”
顾青快步,直接拦住了贾张氏。
“干什么?”
贾张氏阴沉着脸。
“这老话说得好啊,欠债一定要还钱。”
顾青笑着说道。
贾张氏听到这话,奇怪说道:“我欠你什么钱了?”算来算去,她也不欠顾青的。
“你们家东旭二婚的时候,雨水也拿出来了碗筷盘子,结果棒梗一发狂,将碗筷盘子全都给打了,你们家一直都在说赔,到现在也没瞧见影子。”
顾青不冷不热的说道。
按照旧时节的规矩,从腊八之后,就应该找贾家来要账了,这账目要一直讨到三十晚上吃饺子的时候,毕竟讨债不过年三十,等到大年初一的炮仗响了,就是新的一年,讨债也就停了。
现在还没到年三十,贾张氏也没吃上饺子,这债就应该讨。
贾张氏听着这些话,瞧着周围的邻居也都想要围上来了,眉毛一竖,说道:“没碗没盘,你别找我。”说完之后,贾张氏就要往屋里面钻。
“别走呀!”
院里面的人见此,纷纷叫道:“这件事你们一直都没个交代,这可不成。”
“对啊,我家现在还少了一个碗呢。”
周围的邻居们七嘴八舌的围攻贾张氏,让贾张氏慌忙进门,将大门紧紧闭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