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荒山脉双星并耀,体修一脉的崛起固然引人注目,但传统修仙之路的根基,在这片得天独厚的沃土上,亦在悄然发生着深刻的蜕变。灵气复苏与道韵显圣带来的裨益,并非仅仅惠及低阶修士,对于那些早已站在云端之上的存在,同样是一场难得的机缘。
剑洞之外,那片相对僻静、却又时刻笼罩在凌厉剑意之下的区域,是苏芷瑶选择的清修之地。她并未进入剑洞深处叨扰陆尘,而是在洞口附近寻了一处平坦的青石,日复一日地在此静坐感悟。
自那夜陆尘一剑败尽五元婴、灵脉复苏遗迹显圣之后,剑洞散发出的道韵,确实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往,那剑意虽凌厉,却总带着一丝沉寂与遥远,如同隔着万水千山观摩一幅绝世剑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今,那剑意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变得“活”了过来。它不再仅仅是冰冷的威压,更像是一位无形的剑道宗师,在不经意间展露着剑法的精微奥妙。空气中流淌的剑韵,时而如溪流潺潺,细致入微地阐释着灵力运转的巧妙;时而如大江奔涌,磅礴大气地演绎着剑势的恢弘;时而又如雷霆乍现,凌厉果决地揭示着杀伐决断的真意。
对于苏芷瑶而言,这种变化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她主修的《太阴素心经》,乃是顶尖的冰系功法,讲究心境澄澈,灵力精纯,于极静中蕴育极动,与剑道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意境,本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往她感悟剑洞道韵,更多的是借鉴其“静”与“凝”的意境,用以淬炼自身太阴灵力,稳固道基。
而现在,这“活”过来的剑韵,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她不仅能感受到剑意的“静”,更能清晰地捕捉到其“动”的轨迹,那由静至动、蓄势而发的转换关键,那力量凝聚与爆发的精妙节点。这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剑道真意,与她《太阴素心经》中“太阴生少阳”、“寂灭中蕴生机”的至高理念,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尤其是不久前,陆尘那惊世一剑,凝聚青莲、引动周天的景象,更是深深烙印在她的心神之中。那一剑,不仅仅是力量的绝对碾压,更蕴含了一种对天地法则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一种将自身道与天地道完美契合的玄奥境界。这种境界,远超她目前的认知,但却像一颗种子,在她心田悄然种下。
日复一日,苏芷瑶沉浸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感悟之中。她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道韵的洗礼,而是主动地将剑洞中感悟到的“动静转换”、“力量凝聚”的精髓,与《太阴素心经》的法诀相互印证,相互融合。
她体内的太阴元婴,盘坐于丹田气海之中,周身散发着清冷月辉。在剑韵的不断冲刷和启迪下,元婴似乎变得更加凝实灵动,那原本纯粹阴寒的灵力中,隐隐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如剑锋般锐利的“意”。这种“意”并非改变灵力的属性,而是赋予其一种更强大的穿透力和爆发力。
这一日,正值子夜,月华最盛之时。
苏芷瑶如往常一般,在青石上静坐。夜空如洗,繁星点点,剑洞方向传来的道韵,在今夜似乎格外清晰活跃。她心神空明,体内《太阴素心经》缓缓运转,与天上月华、洞中剑韵交相感应。
渐渐地,她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禅的深度悟道状态。脑海中,不再是具体的功法行气路线,而是浮现出种种意象:有时是月光下静谧的冰湖,忽然被一颗石子打破平静,漾开圈圈涟漪;有时是寒冬中凝结的冰棱,在阳光照射下的某一刻,骤然断裂,迸发出璀璨的光芒;更多的,则是陆尘那朵青色剑莲由含苞到绽放的整个过程,那极致凝聚后的轰然释放……
“静极而动……阴极化阳……寂灭孕生……”
《太阴素心经》中一些以往觉得晦涩艰深的总纲奥义,在此刻与剑道感悟相互碰撞,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她对于自身功法的理解,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就在这顿悟的巅峰,她丹田内的太阴元婴,猛然睁开了双眼!元婴小手结印,周身月华大盛,原本平稳运转的太阴灵力,骤然加速,如同百川归海,向着元婴核心疯狂汇聚、压缩!
与此同时,剑洞中一股精纯的剑意道韵,仿佛受到了牵引,悄然汇入她的天灵,与她体内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灵力产生了奇妙的共振。这剑意并未改变她灵力的本质,却像是一柄无形的锤子,帮助她更好地锤炼、凝练着那股磅礴的力量。
“嗡——”
一声轻微的嗡鸣自她体内传出,并不响亮,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让附近一些正在感悟剑意的修士不由自主地睁开了眼睛,惊疑不定地望向她所在的方向。
只见苏芷瑶周身被浓郁的月华笼罩,形成了一个银白色的光茧,光茧之外,隐约有细微如发丝般的剑气流转切割,发出“嗤嗤”的轻响。她整个人的气息,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攀升、蜕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