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的钟声在皇城上空回荡,悠长而沉重。秦绾一步步踏出金銮殿,阳光刺目,却驱不散周身萦绕的寒意。方才殿上那番图穷匕见的博弈,耗神费力,更让她清晰地认识到,敌人已狗急跳墙,接下来的反扑必将更加疯狂。
她没有回值房,也未去裴府,而是直接去了皇城司衙署。皇帝虽将静心庵纵火案交给了京兆尹府和皇城司联合查办,但她深知,若幕后黑手真在宫内,皇城司内部也未必干净。她必须亲自坐镇,确保调查方向不被误导。
皇城司都统尉赵赫是裴砚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将,见到秦绾,立刻迎了上来,脸色凝重:“郡主,静心庵那边传来消息,火势已灭,但后院禅房烧毁严重,现场一片狼藉。那名脖颈后有莲花胎记的幼童……不见了。”
“不见了?”秦绾心头一沉,“是烧死了,还是被人带走了?”
“现场没有发现幼童尸骸,应是被人趁乱带走了。”赵赫低声道,“庵内僧尼众口一词,都说那孩子是前几日一位‘贵人’送来静修的,身份不明。起火时一片混乱,无人看清孩子去向。”
果然!秦绾眼中寒光一闪。对方动作太快,不仅纵火毁灭痕迹,还抢先一步转移了关键“证物”——那个不知真假的莲花胎记孩子。
“查!封锁静心庵周围所有道路,盘查所有今日凌晨出入过附近的车马行人!庵内僧尼,逐一分开讯问,尤其是住持和接触过那孩子的!”秦绾下令,语气不容置疑,“还有,查清楚那位送孩子来的‘贵人’究竟是谁!”
“是!”赵赫领命,立刻转身去安排。
秦绾走到皇城司衙署的舆图前,目光落在静心庵和黑风坳的位置上。静心庵在京郊西,黑风坳在京郊西偏南,两地相距不算太远。对方能在几乎同一时间,对黑风坳的行动做出反应(灭口或预警),又能迅速在静心庵纵火并转移孩子,其组织之严密,行动之迅捷,远超她的预估。
这绝不仅仅是崔家或太后能独立完成的。那个隐藏在深处的“前朝暗影卫”势力,恐怕比想象中更加根深蒂固。
“郡主,”一名皇城司探子匆匆入内,呈上一份密报,“黑风坳抓获的那名接头人,招了。”
秦绾精神一振,立刻接过密报。墨羽的手段,她信得过。
密报上的内容让她触目惊心。那接头人承认自己隶属一个名为“烛龙”的组织,此组织确系前朝暗影卫残余势力组建,旨在复辟前朝。他们很早就盯上了“瑞王遗孤”,并设法从陈嬷嬷手中接掌了那个男婴的藏匿。与成王合作,不过是利用其势力方便行事。而成王倒台后,他们便彻底接管了藏匿男婴的计划。
据他交代,男婴确实存在,但并非莲花胎记(那是他们故意放出的烟雾弹,李玥和静心庵的孩子都是幌子),真正的男婴身体孱弱,一直被用珍稀药材吊着性命,藏匿地点极其隐秘,连他这等级别的接头人也只知道大概在京城西南方向的某处山庄,具体位置只有组织内寥寥数位核心成员知晓。
而宫中,确有他们的内应,地位不低,负责传递消息、提供庇护,但具体身份,他也不清楚,所有指令都是通过死信箱和单向联系下达。
“烛龙”……京城西南山庄……宫中高位内应……
秦绾合上密报,心潮起伏。线索越来越清晰,却也指向了更可怕的深渊。一个经营多年、渗透宫廷的前朝复辟组织,一个被他们视为“奇货”的真正瑞王遗孤男婴……
“郡主,我们现在……”赵赫请示道。
秦绾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目光恢复冷静:“立刻根据口供,秘密排查京城西南方向所有符合条件、可能藏匿人员的山庄、别院,尤其注意近期有大夫频繁出入、或大量采购珍稀药材的地方。动作要快,但要绝对隐秘!”
“明白!”
“另外,”秦绾看向赵赫,眼神锐利,“加强对慈宁宫以及几位皇子、后宫高位妃嫔处的监视,任有异常动向,立刻报我。”她怀疑,那个宫中内应,很可能就隐藏在这些地方。
“是!”
安排完一切,已是午后。秦绾感到一阵阵疲惫袭来,但她知道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她必须回裴府一趟,裴砚的情况,以及黑风坳更详细的口供,都需要她亲自处理。
马车行驶在回府的路上,秦绾靠着车壁,闭目养神。脑海中却不断闪过“烛龙”、男婴、宫中内应、北狄和亲……这些碎片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张巨大而危险的网。
突然,马车猛地一顿,外面传来车夫的呵斥声以及兵刃出鞘的锐响!
“有刺客!保护郡主!”
秦绾倏然睁眼,眼中没有丝毫慌乱,只有冰冷的杀意。果然来了!对方还是忍不住动手了!
她迅速拔出藏于袖中的短剑,侧身贴在车厢壁上。只听外面箭矢破空声、金铁交鸣声、惨叫声不绝于耳。刺客人数不少,而且皆是高手!
马车被逼停在一片相对空旷的街巷。秦绾能感觉到车厢壁被利刃劈砍的震动。她屏住呼吸,计算着时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