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声朝着窝棚缓缓靠近。
李嬷嬷下意识地将阿箩护在身后,枯瘦的手摸向腰间,似乎藏有什么武器。
窝棚的破旧木门被轻轻推开。
一个高大的黑影站在门口,挡住了微弱的星光。他似乎在打量着窝棚内的两人。
良久,一个低沉而略显沙哑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确定:
“……李嬷嬷?”
李嬷嬷的身体猛地一震!这个声音……
那黑影缓缓取下脸上的蒙面巾。
借着门外微弱的光线,阿箩和李嬷嬷终于看清了他的脸——剑眉星目,面容冷峻,嘴角还带着一丝未干的血迹,不是顾允之又是谁!
他竟然还活着!而且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了!
“顾……顾允之?!”李嬷嬷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警惕,“你……你没死?!这些人……是你的人?!”
顾允之的目光快速扫过窝棚,落在阿箩身上时微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她狼狈不堪但似乎并无大碍,几不可查地松了口气,随即又看向李嬷嬷,语气沉凝:“此事说来话长。嬷嬷,阿箩,此地不宜久留,沈知非的人很快会大举搜山,我们必须立刻离开!”
“离开?去哪里?”李嬷嬷依旧没有放松警惕,死死盯着顾允之,“你到底是哪边的人?皇帝?淮安王?还是你自己?”
顾允之的嘴角扯出一抹苦涩而冰冷的弧度:“我哪边的人都不是。我只是一个……想要所有该死之人付出代价的复仇者。”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阿箩,眼神复杂:“包括……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
阿箩的心脏猛地一缩!他果然要反皇帝!
李嬷嬷似乎也被他话语中那赤裸裸的恨意和决绝震惊了,她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判断真假。
外面的黑衣人开始迅速清理现场,动作麻利专业。
“嬷嬷,没时间犹豫了。”顾允之催促道,“沈知非是陛下最忠实的暗刃,‘暗鸦’的实际掌控者之一。他囚禁您,软禁阿箩,都是为了将你们作为棋子,引出所有对陛下有威胁的人,然后一网打尽!你们继续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
李嬷嬷的脸色变幻不定,最终,她似乎下定了决心,咬牙道:“好!老身就再信你一次!但你要告诉老身,静嫔娘娘和云霏的仇,你到底打算怎么报?!”
“血债自然血偿。”顾允之的声音冰冷如铁,“但我们需要证据,需要时机。现在,先活下去。”
他不再多言,对身后打了个手势。一名黑衣人立刻上前,递给他一套普通的村妇衣裳。
“阿箩,换上这个。嬷嬷,也请您稍作掩饰。”顾允之将衣服递给阿箩,语气不容置疑,“我们混出山区,去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阿箩此刻也顾不上许多,接过衣服,背过身快速换上。粗糙的布料摩擦着伤口,带来阵阵刺痛,但她咬牙忍住。
很快,三人准备妥当。在黑衣人的护卫下,他们悄无声息地潜入山林,朝着与落云山庄相反的方向快速行去。
顾允之对山路极为熟悉,总能避开可能的搜素路线。那些黑衣人则如同真正的幽灵,散布在周围,清除着偶尔遇到的暗哨。
一路上,气氛压抑而沉默。每个人都心事重重。
阿箩看着顾允之冷硬的侧脸,心中充满了无数的疑问。他到底是怎么从赵无庸和沈知非的围剿中脱身的?这些精锐的黑衣人又是从哪里来的?他复仇的计划到底是什么?
但她不敢问。眼前的顾允之,虽然救了她们,但那身冰冷的气息和深不可测的城府,让她感到莫名的畏惧。
不知走了多久,天色渐渐泛起鱼肚白。他们终于走出了落云山的范围,来到了一处偏僻的河滩。一艘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乌篷船早已等候在那里。
“上船。”顾允之简短下令。
众人依次登上小船。船舱狭窄,只能勉强容身。
船夫一言不发,撑起竹篙,小船悄无声息地滑入河道,顺着水流向下游漂去。
直到此时,众人才稍稍松了口气。
李嬷嬷终于忍不住,再次开口问道:“顾允之,现在可以说了吧?你到底要带我们去哪里?你的计划是什么?”
顾允之靠在船舱壁上,闭目养神,闻言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李嬷嬷和阿箩,缓缓道:“去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地方。见一个……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最终帮助的人。”
“谁?”李嬷嬷追问。
顾允之的嘴角勾起一丝奇异的弧度,缓缓吐出一个让李嬷嬷和阿箩都目瞪口呆的名字:
“去见……淮安王……的……旧部。”
淮安王旧部?!淮安王不是早已薨逝多年了吗?怎么还有旧部?而且顾允之不是恨极了当年相关的一切人吗?怎么会去找淮安王的旧部?
顾允之似乎看出了她们的震惊和疑惑,淡淡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淮安王虽死,但他当年留下的某些势力并未完全清除。他们同样恨极了宫里那位,而且……他们手中,或许掌握着一些我们需要的、关于当年旧事的……铁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