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夜感知到窥视后,顾允之行事愈发谨慎。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尤其是在尚未完全成长起来之前。突破至《混元诀》第二层的事,他并未向任何人透露,包括楚怀瑾和沈教习。日常修炼时,也有意控制内力外显,维持在地字班中上水平,既不显得过于突出,也不至于让人轻视。
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破军剑诀”的修炼和对新境界内力的磨合上。每日未时在演武堂,他依旧在沈教习的“折磨”下苦苦支撑,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随着对第二层内力掌控力的提升,沈教习那些凌厉的攻势,在他眼中已不再像最初那般难以招架,甚至能隐隐捕捉到其中些许轨迹破绽。但他从不表现出来,每次交手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艰难抵挡”和“略有进步”的样子。
沈教习虽然严厉,眼中却偶尔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他感觉顾允之的根基似乎越发扎实,内息也更为绵长,但具体进步多少,在顾允之有意的收敛下,一时也难以看透,只当是自己教导有方,此子悟性不俗。
这一日,沈教习临时有事,提前结束了指导。顾允之并未立刻离开演武堂,而是寻了一处僻静角落,继续练习破军剑诀。铁剑在他手中翻飞,至阳内力灌注下,剑风呼啸,隐隐带着一股灼热的气势。九式剑招他已演练得纯熟,但总感觉缺少一种一锤定音的决绝意境。
“剑诀是死的,人是活的。破军之意,在于一往无前,舍我其谁。你心中顾虑太多,如何能发挥其真正威力?”一个苍老的声音忽然在身后响起。
顾允之心中一惊,收剑转身。只见一位身着灰色旧袍、须发皆白的老者,不知何时出现在不远处,正佝偻着腰,慢悠悠地打扫着演武场边角的灰尘。这老者其貌不扬,身上没有丝毫内力波动,像是书院里最普通的杂役老仆。
但顾允之不敢怠慢,能无声无息靠近他而不被察觉,绝非常人。他恭敬行礼:“多谢老丈指点,弟子愚钝,还请老丈明示。”
老者抬起浑浊的双眼,瞥了他一眼,又低下头继续扫地:“明示什么?老头子就是个扫地的。不过看你小子练剑憋屈,顺口一说罢了。心里装着山,剑就重;心里想着输赢,剑就慢。什么时候你出剑时,心里只有剑和目标,这剑法才算入门喽。”
说罢,老者不再理会他,慢吞吞地扫着地,渐渐走远。
顾允之愣在原地,反复咀嚼着老者的话。“心里只有剑和目标……”他回想起自己出剑时,确实时常考虑如何防御后续攻击,如何节省内力,如何不被沈教习或潜在敌人看穿底牌……种种杂念,无形中束缚了剑意的发挥。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尝试放空心神,将所有的顾虑、算计暂时抛诸脑后。脑海中只剩下破军剑诀的九式剑招,以及一个假想的、必须摧毁的目标。
再次睁眼时,他目光锐利如剑,体内至阳内力奔腾流转,再无丝毫保留!一剑刺出!
“嗤!”
空气仿佛被撕裂,剑尖处竟隐隐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白芒,那是内力高度凝聚、几乎要透体而出的征兆!这一剑的速度、力量、决绝之意,远超之前!
顾允之心中涌起一阵明悟。藏锋是为了更好的砺刃,而非让宝剑生锈。真正的强大,是收放自如,该隐忍时潜龙勿用,该爆发时则需石破天惊!
此后数日,顾允之在无人时练剑,便尝试进入这种心无杂念的状态,将破军剑诀的意境与自身至阳内力完美融合,威力大增。而在人前,他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水准,甚至故意卖出几个破绽,显得进步缓慢。他像一头潜伏的猎豹,耐心地磨砺着爪牙,等待一击必杀的机会。
期间,楚怀瑾来找过他几次,带来一些关于年终大比的消息。据说此次大比,奖励尤为丰厚,排名前列者不仅有机会晋升天字班,还能获得进入“悟道崖”参悟三日的资格。悟道崖是天枢书院的一处宝地,据说能助人领悟武学真谛,突破瓶颈,是所有弟子梦寐以求的机缘。
“周文博对此志在必得。”楚怀瑾提醒道,“他最近修炼极为刻苦,据说其师还赐下了一枚‘爆元丹’,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内力。师弟,若是在大比中遇到他,千万不可硬拼,认输亦无不可,保全自身为重。”
爆元丹?顾允之眼神微凝。这是一种颇为霸道的丹药,药效过后会有不短的虚弱期,但短时间内确实能让人实力暴涨。周文博为了对付他,还真是舍得下本钱。
“多谢师兄,我自有分寸。”顾允之平静道。爆元丹虽强,但外力终究是外力。他对自身《混元诀》第二层的内力,以及初步领悟意境的破军剑诀,有着相当的信心。
距离年终大比还有半月。这一晚,顾允之正在屋内打坐,巩固修为,忽然听到院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压抑的啜泣声。
他眉头微皱,推开房门。月光下,只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蜷缩在他院墙的角落,肩膀不住耸动,正是之前他在杂役区有过一面之缘、被管事责打的那个小杂役,好像叫……小豆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