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别墅的供暖恢复了,但那种沁入骨髓的寒冷感却并未完全从李育卿身上褪去。短暂的断供和匮乏,像一场精准的生理与心理实验,将她最后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冻结了。她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已的处境——一件需要时刻证明自身价值、否则就会被弃之不顾的器物。
周昊通过加密通道发来的“准了”二字,没有一丝温度,更像是对一份合格报告的打分,而非对一个人的怜悯。
但这反而激起了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狠劲。既然只能依附于他,那就要做他最锋利、最不可或缺的那把刀!
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周昊陆续发来的任务中。那些任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接近周氏商业版图的核心甚至灰色边缘。她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考核,开始主动搜集信息,进行交叉验证,甚至能提出一些颇具风险却收益惊人的替代方案。她就像一株渴望养分的毒草,在阴暗处疯狂汲取知识、洞察人性弱点、揣摩周昊的意图。
她的报告变得越发简洁、精准、锐利,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甚至预判对手的可能反应。偶尔,她会在报告末尾,附上一点极其隐晦的、关于艺术品市场或个人化的见解,像是对着虚空投出的微小石子,试探着那头猛兽的反应。
周昊的回复永远言简意赅,多是“可”、“再议”、“方向错误”这类指令,对她那点微小的“附加题”从不回应,却也从未阻止。
这种无声的纵容,让李育卿在冰封的绝望中,品出了一丝诡异的甜味。她开始沉迷于这种高难度的智力游戏,沉迷于在他设定的规则内疯狂试探并偶尔获得认可的刺激感。手腕上的烙印似乎不再仅仅是耻辱,更成了一种与那个强大存在隐秘连接的象征。
这天,她接到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周氏意图收购一家掌握着某种关键材料专利的德国中型企业“海森堡精密”,但对方创始人家族态度强硬,多次拒绝远超市场价的报价,且似乎有本土财团在背后支撑。
周昊的要求是:一周内,找到足以迫使对方坐到谈判桌前的“有效筹码”,手段不限,但需“干净”,不留后患。
李育卿几乎不眠不休,调动了所有她能接触到的资源和情报网络。她像一头嗅觉灵敏的猎犬,疯狂搜寻着海森堡家族和那家背后财团的每一个弱点——财务漏洞、税务问题、家族成员的丑闻、甚至他们引以为傲的技术专利中可能存在的、未被发现的侵权风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压力巨大。在截止时间前最后两小时,她终于从一堆看似无关的社交网络信息和几份陈年的学术论文中,捕捉到了一条极其隐蔽的线索——海森堡家族那位以严谨着称的已故老董事长,年轻时似乎曾参与过某个与东德斯塔西(秘密警察)有牵连的学生组织,虽未留下实质案底,但这段历史若在此时被巧妙曝光,足以对家族声誉和正在进行的政府补贴申请造成毁灭性打击。
她迅速将这条线索与那家背后财团近期一项敏感的海外投资联系起来,编织成一个看似偶然泄露的“丑闻”剧本,附上所有能找到的间接证据和操作建议,形成了一份冰冷的报告,准时发送。
发送后,她虚脱般地靠在椅子上,冷汗浸湿了后背。她知道自已递交的不是商业报告,而是一把能毁掉一个百年家族荣誉的刀。
几分钟后,加密通道闪了一下。周昊的回复只有两个字:
【可用。】
紧接着,又一条信息弹出: 【明早七点,准备视频会议。参与海森堡项目后续推演。】
李育卿的心脏猛地一跳!视频会议?直接参与?这是他第一次允许她进入“现场”!
巨大的紧张和一种被认可的狂喜瞬间淹没了她。她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冲到衣柜前,开始疯狂挑选衣服——不能太随意,也不能太刻意,要显得专业、冷静、值得信赖……她甚至开始练习表情和语速,试图掩盖那份几乎要破体而出的激动与不安。
这一夜,她睡得极少。
第二天早上六点五十,她就已经端坐在书房摄像头前,穿着精心挑选的深灰色西装,头发一丝不苟,妆容精致却低调,试图掩盖眼底的疲惫和紧张。背景是她特意整理过的、看起来最像严肃办公室的一角。
七点整,视频会议准时接通。
屏幕那端出现了几个小窗口。主位上是周昊,他穿着西装,背景似乎是他的私人飞机舱内,正在处理文件,并未看摄像头。其他几个窗口是几位她从未见过的、表情严肃的中年男女,应该是周氏核心智囊团的成员。
周昊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开始。海森堡项目,A方案推演。”
一位智囊开始陈述基于李育卿那份报告制定的施压方案。
李育卿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下微微颤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