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青石板路上,许知意提着竹篮走出家门。篮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刚出锅的花卷,还冒着热气,面粉的香甜混合着肉末的咸香在空气中飘散。她特意起了个大早,和面、发酵、上锅蒸制,白胖胖的面团被巧手拧成精致的花朵形状,每一层里都细心地撒上了调味过的猪肉末和葱花。
走在乡间小路上,许知意的脚步轻快而从容。她的长发编成一条粗黑的麻花辫垂在身后,随着步伐轻轻摆动。
“知意啊,这一大早是要去哪儿?”王婶正在门口喂鸡,看见她便热情地打招呼。
“去傅家一趟。”许知意微笑着回应,“傅婶说准备的结婚被子打好了,让我去看看。”
王婶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哎哟,这可是大事!叶澜那孩子有福气,娶到你这样手巧的姑娘。”她注意到许知意手中的篮子,“又带什么好吃的去了?”
“做了些花卷,趁热送去给他们尝尝。”许知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傅家那两个小淘气又要高兴坏了。”王婶笑道,“快去吧。”
许知意点点头,继续沿着小路走去。阳光越来越明亮,将她的身影拉得修长。
傅家的院子已经映入眼帘。
“知意~来啦!”傅母正在院子里择菜,看见许知意的身影,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
傅母快步走到院门前,拉开栅栏:“快进来,快进来!一大早就忙活了吧?我老远就闻到香味了。”她的眼睛眯成两条缝,眼角的鱼尾纹如同绽开的菊花,透着朴实而真诚的喜悦。
“婶子早。”许知意甜甜地叫道,迈步走进院子,“我做了些花卷,想着趁热送来给大家尝尝。”她注意到傅母手上还沾着菜叶的汁液,显然是刚从菜地里摘来的新鲜蔬菜。
就在这时,两个小小的身影从屋里冲了出来,像两颗小炮弹似的直奔许知意而来。
“知意姐姐~知意姐姐~”双胞胎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两个男孩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圆脸蛋,大眼睛,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穿着相同款式的蓝色短褂和黑色裤子。
许知意笑着摸摸两个孩子的头,从口袋里掏出几颗大白兔奶糖:“来,一人两颗,不许抢哦。”
双胞胎欢呼着接过糖果,迫不及待地剥开糖纸,将乳白色的奶糖塞进嘴里,腮帮子立刻鼓了起来,像两只偷吃的小仓鼠。
“谢谢知意姐姐!”两个孩子道谢,眼睛弯成了月牙。
许知意又将手中的篮子递到傅母面前,掀开盖在上面的白布:“婶子,这是我刚做的花卷,还热着呢。”她拿出两个花卷,递给双胞胎:“拿去吃吧,里面加了肉末,要趁热才好吃。”
花卷白胖松软,表面油光发亮,隐约可见内里的肉馅和葱花。双胞胎接过花卷,大口咬下去,满足地眯起了眼睛。
“慢点吃,别噎着。”傅母转头对许知意说:“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每次来都这么客气。”
“应该的。”许知意微笑道,“叶澜不在家,我多来看看是应该的。”
傅母拉起许知意的手,“来,先进屋喝口水,然后去看看被子。”
傅家的堂屋宽敞明亮,地面是用黄土夯实过的,扫得干干净净。正对着门的墙上挂着毛主席画像,下面是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热水瓶和几个搪瓷杯。左侧墙上贴满了奖状,大多是傅叶澜在部队时获得的荣誉,也有几张是双胞胎在学校得的奖励。
她领着许知意走向东厢房,那是傅叶澜的房间。
推开门,一股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房间布置得很简单:一张木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一把椅子。最引人注目的是床上铺着的大红色棉被,在从窗户透进来的阳光下红得耀眼。
“来,摸摸看。”傅母拉着许知意走到床边,“这被面是托人从城里带来的布料,结实又光滑。里面的棉花可是上好的,蓬松柔软,保暖性特别好。”
许知意伸手抚摸被面,触感光滑细腻,布料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轻轻按压被子,感受到里面棉花的厚实与弹性。被面上绣着鸳鸯戏水的图案,针脚细密均匀,栩栩如生。旁边还放着两个同款的红色枕头,鼓鼓囊囊地装满了荞麦壳,摸上去沙沙作响。
“真好看。”许知意眼睛亮晶晶的,脸上泛起红晕,“这鸳鸯绣得活灵活现的,婶子的手艺真是没话说。”
傅母满意地笑了:“你喜欢就好。我还担心这图案你们年轻人看不上呢。现在城里都兴什么牡丹花、玫瑰花之类的。”
“不会的,这鸳鸯寓意好。”许知意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被面上的刺绣,“只是,这得用不少棉花吧?现在棉花可是紧俏物资。”
傅母点点头:“可不是嘛。这些棉花是叶澜让他退伍的战友捎来的。那孩子在新疆建设兵团工作,好不容易才弄到这些上好的棉花。叶澜说结婚一辈子就一次,一定要用最好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