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我在办公室整理文件,桌上的手机响了,我连忙拿起手机一看是W新七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刘书记电话。
“尧行,我今天刚从湖南长沙回来,听张会计说你前几天到工地来了。
你说的民工登记造册发卡的事,这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估计对你们银行帮助不大吧?
平时工地上民工只是借支生活费,我并没有每月对他们发工资,即使开卡也只是空卡呀。”
“刘书记,我们先对民工建档登记,先观察一段时间,对工地固定民工发卡,这样春节前再发民工工资时就方便了。闲时办好,急时用嘛!”我解释道。
“那行,你觉得有用就行,我叫张会计配合你们。
我今天打电话还有件事,就是给你介绍一位钢厂的朋友给你认识,看你有没有兴趣?”
“谢谢呀,求之不得。”我连忙说道。
“这个朋友在H省云梦县有一个小炼钢厂,我准备今天到他那儿去看一看,看他们生产的钢材是否符合我们工地要求?
我们谁备中饭过后过去,要不你现在到顺民大厦来,下午我们一起去。”刘书记商量着。
“好,好,好!我看行里有没有其他事,没事我就开车过来。”我连忙答应着。
马上就要到季末了,现在就差对公存款任务未完成,真是瞌睡遇到枕头。去一趟云梦县说不定就解决了呢!
虽然今天是周末,我还是问了一下支行办公室。在确定行里没有什么活动的情况下,我与张主任打了声招呼,就开车向W市赶去。
车窗外的尘土渐渐厚重起来,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后,顺民大厦工地的蓝色围挡终于出现在视野里。
铁门旁堆着几摞红砖,门柱上的安全生产红漆被晒得有些发白。推开吱呀作响的铁皮门,热浪裹着水泥灰的气息扑面而来——搅拌机正吞吐着灰浆,远处吊塔的钢索在午后阳光里闪着冷光,焊花像金色的火星子溅在钢筋骨架上。
工地办公室是间临时搭建的板房,窗台上摆着盆蔫巴巴的绿萝。推门时撞见刘书记手里捏着卷泛黄的图纸正在认真地看着。
办公桌的玻璃台板下压着张施工进度表,红笔圈住的汛期前封顶几个字格外醒目,桌角的搪瓷缸子还冒着热气,印着劳动模范的字样已经磨得模糊不清。
“你好,刘书记,见你一面真难呀!”我握着刘书记的手打趣道。
“前几天到湖南长沙去了,别人介绍了一个大体量商业中心,与余董事长一起去的。商务谈判还可以,应该可以拿下来。”刘书记解释道。
“看来你们新七建筑有限公司业务要迈出W省,走向全国了哟!祝贺哈!”我连忙说道。
“这不,那边工地一开工,钢材的需求量就大,正好朋友介绍了云梦县有个炼钢厂,准备去考察一下,这不就想起了你嘛!
也看钢厂那边有没有你们银行业务可开拓的,你不是常说要走出去,请进来吗?
成天呆在邾洲那叴旯里,能开拓什么业务?”刘书记一本正经道。
“是呀,是呀!你要是我们行长就好了,你还别说,我们行长还真是这样要求我们的。”我附和着。
正说着,张会计走进了办公室。
“刘书记,食堂饭弄好了,可以请尧行过去吃饭了!”并与我点了点头。
“怎么样,尧行,就去体验一下工地的生活。”刘书记笑眯眯地。
“正好!我最爱吃工地的木桶蒸的饭了,可香了。”我跟着刘书记向食堂走去。
走在路上,耳边是工地嘈杂的机械声和金属碰撞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铁锈味与水泥气息。远远地,就能看见食堂那顶蓝色的帆布棚,棚下飘来阵阵米饭的清香,还夹杂着些许油烟味。
刘书记走在前面,步伐稳健。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脚沾了些泥点。我跟着他穿过堆放着钢筋和木料的场地,脚下的碎石子发出“嘎吱”的轻响。
越靠近食堂,饭香越发浓郁。那是一种混合着木质清香的米饭香,纯粹又诱人。食堂门口,几个摞在一起的木桶正冒着热气,木桶边缘有些发黑,看得出用了有些年头。
走进食堂,里面已经坐了不少工人。他们大多穿着沾满灰尘的工装,有的还戴着安全帽,正埋头大口扒着饭。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工人们的说笑声,显得热闹而亲切。
刘书记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师傅,两份饭,多加两勺菜!”窗口里的大师傅应了一声,用一个大铁勺从木桶里舀出满满一勺米饭,倒扣在搪瓷碗里。那米饭颗粒分明,还带着木桶特有的木香。
我接过碗,迫不及待地扒了一口。米饭温热松软,带着淡淡的甜味,果然如我所说,香得很。配着简单的青菜和烧得入味的萝卜烧肉,让人胃口大开。刘书记坐在我对面,也吃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抬头冲我笑一笑。
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工地食堂伙食我能够适应。吃罢中饭,我和刘书记一起走出食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