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部发达地区县域,积极提供多层次金融产品和全面金融服务,打造当地一流银行,进一步提高在系统内的效益贡献度;
在广大中西部县域,找准服务“三农”的客户、区域和产品定位,取得适度盈利;
在国家贫困县及西藏、青海等基本不具备商业化经营的条件的特殊地区,尽可能实现微利,并争取国家必要的政策支持。
此外,农行还将通过控股和参股其他地区性农村金融机构、组织银团贷款、提供批发融资、代理服务等方式,成为对农户融资的最主要批发商,成为农村金融政策性业务最主要代理商,成为农村金融网络的最主要运营商,成为农村现代金融业务的主要开发商。
农行表示还将加大对“三农”的研究力度,与相关中介机构合作,编制包括农村金融指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指数等中国农业发展指数,通过制定标准来确立农行在农村金融领域的专业权威地位。
农总行为适应“三农”金融“短、小、频、急”的特点,建立了“三农”金融部信贷政策制度体系,不断扩大县域支行审批权限,下沉信贷决策层次,简化“三农”和小企业信贷运作流程,把中小企业存货、应收账款、林权,大中型在机具纳入创新的担保方式中。以此探索出一条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有机结合的新路。为农行找出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从客户定位看,重点选择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的关联市场客户,县域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民群体等;从区域定位看,定位县域为基础,延伸至产业关联的城乡市场和产业带布局的区域市场;从产品定位看,重点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发展存款业务,全面发展中间业务,择机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这之后,省市分行就农总行《关于进一步做好面向“三农”服务工作的决定》进行认真进行了部署。
钱行长在省分行营业部召开的“三农”服务工会议以后,回到支行及时组织了这次全行处所主任会议。
结合农总行和省市分行会议精神,邾洲支行作为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肩负着重要使命。钱行长深刻认识到,邾洲支行不仅要积极向 W 市靠拢,高度重视城市业务的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对县域业务的链接和带动作用。
会议的最后,钱行长对近期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
首先,针对城市业务发展,邾洲支行将大力开拓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业务。各网点要充分利用邾洲作为“建筑之乡”的独特优势,深入梳理现有建筑企业在 W 市承接的开发项目,力争提前介入,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优质的开发贷业务服务。
其次,大力支持邾洲建筑企业的蓬勃发展,钱行长决定对“全市民营企业 100 强”的邾洲建筑企业量身定制授信方案。通过这一举措,邾洲支行将全力以赴,力争实现对这些企业的全面突破,助力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三,钱行长强调要全力支持以邾洲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邾洲支行将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这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力争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一批实质性的突破。
最后,钱行长郑重地提出,针对乡镇地区,尤其是那些没有农行网点的乡镇,必须要着重研究并制定出一套专门适用于邾洲农行服务“三农”的独特方案。
这个方案不仅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还要充分发挥农行的优势和特色,以确保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钱行长进一步强调了全面布局新型电子设备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这些乡镇广泛推广和安装转账电话和POS机等先进的电子设备。
通过这些设备的普及,可以极大地方便农民进行各种金融交易,如转账汇款、缴费支付等,同时也能提高农行的业务处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样一来,农行业务就能够在整个邾洲范围内实现全覆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有网点还是无网点的地方,都能让农民享受到农行的金融服务。
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能进一步巩固农行在当地的市场地位和社会形象。
钱行长在会议结束进一步强调。
“同志们,做好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必须汲取专业银行时期的教训,不能不计成本,不计风险。从拓宽农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角度,稳步做细、做广农村业务,使服务三农的业务做到在财务上可持续,有效益。
据此,要从客户准入、授权授信等方面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建立实现商业目标的价值管理体系,进一步降低三农业务交易成本,通过风险定价来扩大盈利空间。”
钱行长接着说:“在做好城市业务的同时,‘三农’业务也不能放松。我们要组建专门的‘三农’服务小组,深入农村,了解农户的实际需求。各网点要积极与当地村委会合作,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