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他照常早起上班,像是什么都没发生。
也是,这对他而言本就不算什么大事。
又过了两天,赵明德那边终于捎来消息,让他有空去办公室一趟。
江流第二天正好休息,一早就去了。
“江流,来,聋老太的资料都在这儿。”
“你慢慢看。”
赵明德见他来了,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材料,笑着递给他。
“好。”
江流接过材料,在角落坐下。
赵明德继续道:“我看了她的资料,根本没有‘烈士母亲’这一说。
看来你猜的没错,这老太太可能真有问题。”
“嗯。”
江流应了一声,翻开材料。
聋老太姓娄。
没错,和娄晓娥同姓。
名叫娄金娜。
这个姓氏和名字,让江流有点意外。
她是四九城人,生于光绪年间。
更让江流惊讶的是,资料从十几年前才开始详细记录,解放前的部分寥寥数语,几乎一笔带过。
也就是说,她五六十岁前的经历几乎空白。
简略得令人难以置信。
不过,虽然简略,但仍有部分信息,比如她的子女。
她曾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三个儿子先后参军,不是战死就是失踪,女儿也死于战乱逃亡。
至于聋老太最终身故何处,已无从查证。
随后的记载,主要围绕她在四合院里的生活点滴。
她是解放后首批被列为五保户的老人,由南锣鼓巷社区负责申报。
除此之外,档案里再没有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江流反复翻阅那份资料,直到确认找不到有用的信息,才轻轻合上。
其实以他过目不忘的本领,看一遍就已经记住了。
但他实在难以相信,这个年代的档案信息竟会如此简单。
那几张纸上记录的尽是琐碎日常,仿佛只是为了填满表格。
江流甚至怀疑,这些内容要么是聋老太自己口述的,要么就是有人随意编造的。
“赵叔,关于聋老太的资料,真的只有这些了吗?”
“没有别的了。”
江流轻叹一声,起身将材料递还给他。
“你是不是也觉得这资料缺了很多内容?”
赵明德反问。
“是的。”
江流跟着点头。
“这很正常。”
赵明德解释道,“我们建国也才十几年,很多人的档案都难以追溯。
像聋老太这个年纪的人更是如此。
她出生在上个世纪,如今认识她的人已经没几个了。
她的档案都是社区报上来的,至于真假、有多少水分,谁也说不准。”
江流有些无奈:“那她的档案就这样了,也没人更新补充吗?”
赵明德苦笑道:“谈何容易?再说像聋老太这样的人,也没几年日子了,谁还会去补充她的档案资料呢?”
江流虽然觉得这话不无道理,但也感到些许无奈。
人一旦去世,档案也就随之封存,谁会费心去调查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呢?
他接着问道:“那她的真实资料就彻底查不到了吗?”
赵明德语气认真起来:“也不完全是。
虽然聋老太的很多信息模糊不清,但有些地方还是可以查证的。
比如我之前跟你提过,她作为烈士母亲的身份,我们可以通过查询她儿子所在的部队番号、入伍时间等信息进行比对,这里面其实存在不少矛盾之处。”
江流急切地追问:“赵叔,那你查清楚了吗?她真的有那三个儿子吗?”
赵明德摇摇头:“没有,一个都没有。”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怀疑她烈士母亲的身份是假的。”
他接着又问了一句:“江流,她这烈士母亲的身份是她自己说的,还是外面传的?如果她本人没说过,你就不能以此给她定罪。”
江流心里清楚:“我没听她亲口提过,但四合院里的人几乎都这么认为。
我会回去查清楚,看这传言到底是从谁那儿传出来的。”
赵明德点了点头:“你明白就好!”
“还有她为红军编草鞋的事,你也得查一查。”
江流立刻应道:“好!”
这也是江流最怀疑的一点。
资料上写明了,这位聋老太是四九城本地人,一个四九城的人,怎么可能去给红军编草鞋?
如果她不是四九城的人,那她又是怎么住进南锣鼓巷的胡同里的?这一点也很值得推敲。
能住进四九城的,要么是本地遗留的旧族,要么是像他大伯那样随部队过来,退伍后定居在这儿的,再不然就是像秦淮茹那样嫁过来的。
无论哪一种,都应该有迹可循。
可这位聋老太身上的矛盾点实在太多了。
要么他听说的这些事情都是假的,要么就是聋老太刻意隐瞒了什么。
但如果这些都是假的,那又是谁传出来的呢?
喜欢四合院:悠闲人生,拒绝内卷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四合院:悠闲人生,拒绝内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