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过《神雕》吗?”
原来是为这个。
孙祺松了口气,老实地摇头:“没看。”
刘一非立刻板起脸,脸颊微微鼓起,脸上写满了“对你刚才的回答很不满意”。
“这是你第一次演戏,怎么能不看呢?”
孙祺心里嘀咕:前世都是跳着看的,重活一次何必再看?再说他那个角色没几集就下线了,实在没什么兴趣。
作为演员,他对曾经演过的角色总有一种疏离感,回想起来反而觉得尴尬。
“我那个角色戏份不多,播出时正好在拍新戏,没时间看。”
这个理由听起来合理,却不是刘一非想要的答案。
她依旧带着期待问道:“那你有没有关注别的?”
别的?孙祺一想,顿时明白——她是等着被夸呢。
他赶紧夸赞:“你演的小龙女特别出彩,那股仙气简直绝了。”
刘一非嘴角悄悄扬起,又努力压住,生怕笑得太明显。
“这就完了?你不是挺有才华的嘛,又会写歌又会写剧本,评价怎么这么普通?”
看来她今天心情不错。
孙祺看了看时间,已经到了约定的时间,不能再拖了。
他略一思索,脱口而出:“除却卿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说完也不等刘一非反应,匆匆道歉后转身走进了行政楼。
身为一个典型的文艺女孩,刘一非自然能听懂这句带点古风的话。
她再也忍不住,笑意绽放在脸上,一路蹦蹦跳跳地走向图书馆。
敲门,进屋。
孙祺立刻主动道歉。
“主任,抱歉,迟到了一会儿。”
王进松表面大度地说“没关系”,但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孙祺心情瞬间跌落谷底。
“你这大忙人总算有空了,再晚些,怕不是毕业大戏,而是校友聚会了。”
孙祺连忙低头认错,不断道歉。
“好了,谈谈毕业大戏吧,你打算怎么安排?”
终于过了这一关,孙祺暗自松了口气,生怕这事黄了。
之前他就提过,能和北影合作、利用学校资源,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孙祺迅速说出自己的计划。
“主任,我想投资拍一部电影,作为咱们02级表演系的毕业作品,邀请师兄师姐参演,也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导。”
王进松早就知道孙祺的打算,心里也比较认可。
北影的资源不是谁都能调动的,也是看中了孙祺为人可靠、背景清楚,才想拉他一把。
“别的先不说,剧本呢?题材是什么?”
对此孙祺早有准备,从包里拿出一本崭新的书,连塑封都没拆。
王进松接过一看。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一眼看去就是青春题材。
孙祺认真介绍道:
“主任,这是我写的小说,刚出版,属于少男少女的青春题材。
我想把它改编成剧本,您先看看?”
王进松听完,挑了挑眉,有些意外地看了孙祺一眼。
这小子之前写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剧本质量不错,没想到才过了半年,又写出了一部新作品。
心里虽然惊讶,但表面上依旧保持镇定。
“嗯,我先看看。”
他拆开包装,翻阅起来。
书的开头第一句话是:
“青春是一场大雨。
即使感冒了,也还想再淋一次。”
这句话瞬间让人回到青春岁月,代入感很强。
整本书篇幅不长,几十页很快就读完了。
王进松合上书,调整了一下坐姿,放松身体,说道:
“整体还不错,但情节有点平淡,冲突不够强烈。
优点是书里描写的青春很真实,不夸张。”
“说说你为什么选这个故事?”
孙祺立刻坐直身子,向王进松解释道。
表演系毕业大戏的意义,是给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提供一次实践机会。
他们学了四年,即将进入社会,也就是演艺圈。
学校一方面要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是给予支持,就像俗话说的,“扶上马,送一程”。
孙祺用这个比喻,让王进松笑了出来,指着他说:
“老一辈的传帮带传统,被你这么一说还挺形象。”
仔细想想,“扶上马,送一程”确实很贴切。
当天,王进松原则上同意了孙祺的想法,但叮嘱他尽快完成剧本。
具体计划要根据剧本定,如果拍电影,就不只是表演系能完成的事了,还需要导演系田主任的帮助。
有了剧本,才能去和他沟通。
之前拍《送你一朵小红花》时,会议上提过这件事,表演系动用了教学经费补充到电影中,导演系主任田状自然会记下这份人情。
所以这事应该没问题。
孙祺听后很高兴,觉得事情已经基本稳妥。
但他知道不能松懈,越接近成功越要谨慎。
回家后,他立刻开始创作剧本,主题改编自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