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看,赫然是红色标题,鲜红的公章,上面写着:
华夏**关于电影《人间喜剧》备案、摄制许可证(单片)。
京城,中影集团,上午。
王博抱着一叠文件和报表,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
“韩董!”
韩三屏听到这个称呼,瞪了王博一眼,随后轻轻摆手,语气略显严肃:
“组织的正式任命还没下来,别乱叫。”
但他眼角的皱纹却出卖了他——显然,韩三屏此刻心情很好。
371年,华夏电影集团成立时,时任京城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的韩三屏担任集团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主管制片工作,任务是推动中影按照企业制度进行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改革。
进入新世纪后,在他的推动下,华夏电影行业迅速跟上时代节奏,开启商业化运作,推出了《英雄》《大碗》《新警察故事》《神话》《无极》等商业大片。
尽管这些影片评价不一,但它们确实为华夏电影市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一年,是中影集团成立第八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华夏电影的市场化进程,国内最大的影视制作公司启动了领导班子调整。
各种内部消息不断传出,主流传言称韩三屏将接任集团负责人,带领中影团队继续前行,推动华夏电影更快进入成熟的商业大片时代。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
体制内的领导班子调整消息,往往比正式通知传得更快。
没人知道消息来源,但结果往往与传言相吻合。
作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办公室秘书,王博对这类消息格外敏感,显然他已经认定韩三屏即将更进一步。
目前来看,韩三屏只是轻声提醒,并未明确拒绝——显然此事已基本敲定。
王博谦虚地笑了笑,却没有改变自己的说法。
“韩董,这是接下来两个月的电影上映安排,请您过目。”
韩三屏看了王博一眼,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接过文件,开始仔细阅读。
王博心里暗自高兴,接着说道:
“韩董,接下来两个月上映的影片主要是欧美引进片,包括《皇家**》《空战英豪》《博物馆奇妙夜》《穿普拉达的女王》,还有韩国电影《汉江怪物》。”
“国产电影中真正具备商业规模的只有两部,分别是《落叶归根》和《爱情呼叫转移》。”
介绍完毕后,王博端正坐好,不再多言。
韩三屏神色如常,继续翻看手中的资料。
过了一会儿,他才抬起头,轻轻叹了口气。
王博看到韩三屏用手揉了揉太阳穴,闭上眼睛,一副忧虑的样子,心中大致明白,却仍装作不解地问道:
“韩董,您是在担心什么吗?”
人一旦烦恼,往往希望有人倾听。
领导也是人,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愿意聆听的人。
韩三屏感慨道:
“唉,责任重大。”
“您的意思是?”
王博适时回应,既显得在思考,又没有打断领导的倾诉。
“好莱坞引进片一个接一个,华语电影的商业化制作却跟不上节奏,连自己的市场都快保不住了。”
王博重重地点了点头:
“没错。
不仅数量不够,质量也差。
我看那些正处在创作巅峰的导演,一个个都不理解上面的意思,只顾着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死抱着文艺片不放,不愿向前走一步。”
韩三屏听完,微微皱眉,缓缓摇头说:
“不能这么偏激。
文艺片也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
但现在的形势下,文艺片很难抵挡好莱坞商业片的冲击。
电影要走向市场,还得靠商业片。
现在只能指望年轻一代的导演了。”
王博心里一动,试探着问:
“韩董,您还记得孙祺吗?”
“嗯?”
“他之前提交了一个新项目,刚刚在那边通过备案了。”
“哦?什么项目?”韩三屏有点好奇。
“您等一下,我去拿备份文件来。”
“好。”
王博说完便起身离开办公室,不多时就回来了。
显然他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材料。
韩三屏接过剧本,轻轻翻开。
“《人间喜剧》”。
一般来说,剧本初审并不复杂,也不需要是最终稿,只要故事结构完整、角色背景清晰、情节大纲明确,基本就能通过审核。
我们常说的“没过审”,多是指影片拍完后重新提交给相关部门的成片审查,这才是最难的一关。
大约二十分钟后,韩三屏看完剧本,翻回首页轻笑一声。
“《人间喜剧》?整篇下来哪有什么喜事,全是悲剧,不过是披了层喜剧的外衣。
这小子还挺会包装。”
王博也跟着笑了:
“韩董说得对,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觉得片名不太合适,但故事本身确实不错。”
韩三屏沉吟片刻,点头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