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但这部电影对我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可能是我人生中第一部,也可能是最后一部电影了,我……”
俞非鸿说到这里,语气有些哽咽。
一个女人不靠资本,独自筹备一部电影,前后奔波了好几年,其中的辛苦,外人根本无法体会。
孙祺打断她,语气诚恳地说:
“师姐,我明白。
人这一辈子,总有一件事是必须去做的,不管是为了梦想还是理想,我都支持你。
我会全力以赴。”
“谢谢你!”
“好了,导演,赶紧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还要开始拍呢。”
“嗯嗯。”
送走了这位文艺女导演。
孙祺回到房间,熬了一整夜把剧本看完。
整体来看,剧本没什么大问题。
虽然是由俞姐姐改编的,但背后肯定有王硕、姜纹等几位老手帮忙润色。
故事线有些单薄,不过情节还算完整。
男主角阿明和女主角阿九之间有着家族世仇,两人性格鲜明,在爱情与仇恨之间的选择虽然着墨不多,但也点到为止。
简单说,就是龙啯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内地版的《胭脂扣》,再加上民国背景的《人鬼情未了》。
这类爱情故事本身就很有经典感,关键在于导演怎么表现。
唯一的难点是,对演员来说不太好演。
剧本写得太抽象了。
就像古龙小说里的对话:
“你来了。”
“我来了。”
“你不该来的。”
“可我还是来了。”
这种台词全靠观众自己想象,脑补两人是什么样的高手。
看起来很高级,但演员要怎么演,却是个难题。
而俞姐姐在剧本中大量使用这种手法来塑造她心中的阿明。
这对孙祺来说,确实是个挑战。
放下剧本,孙祺双手枕在头后,自嘲地叹道:
“就看自己能不能让俞姐姐满意了。”
接下来几天,孙祺白天跟着剧组做执行导演,晚上回到旅馆就研究剧本、琢磨角色。
只要有空,就和俞姐姐聊天,想了解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几次沟通和总结之后,他真的找到了一些方向。
孙祺有点开窍了。
他发现之前自己想得太复杂了。
说白了,这不就是一部古装偶像剧吗?
不就是俞姐姐的“内心投射”吗?
照着偶像剧的路子来演就行。
看看剧本里的阿明: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骑马射箭都很擅长,虽游山玩水却心静如水,年纪轻轻却不喜欢热闹,对阿九温柔专一。
后来,为了俞姐姐笔下的阿九,甘愿死去不入轮回,苦等六十年。
这不就是深情专一的代表吗?
说出来可能不太体面,但按这个方向去演,似乎也没问题。
孙祺试着按照这个思路拍了几场戏。
果然,俞姐姐非常满意,连连称赞他演出了她心中的阿明。
孙祺心里暗笑。
看来,不管年纪多大的女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少女梦。
问题解决了,拍摄进度也慢慢跟上来了。
除了演戏,孙祺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拍摄工作中,靠着自己的能力,渐渐和剧组里几位重要人物相处得很融洽。
他的想法常常能补足俞姐姐思考的不足,效果往往更佳。
不过在主要拍摄方向上,俞姐姐依然固执己见,很难被说服。
好在整体剧本框架已经定下,不会偏离太多,后来孙祺也就不再多言。
但随着拍摄的推进,孙祺逐渐发现另一个问题。
作为导演的俞姐姐,似乎越来越“自由发挥”。
她删减了很多关于男女主角家族背景的情节,整天只围着男女主角拍。
原本剧本的主线就显得单薄,对男主角阿明和女主角阿九两家的背景与恩怨描写本就不多,只能勉强凑合。
这么一删,问题就变得严重了。
孙祺自己也曾当过导演,他拿着拍摄计划表,心里大致算了一下。
天!
整部电影90分钟,按照俞姐姐这样拍,阿明和阿九之间那些拖拖拉拉、回忆不断的情节,恐怕要占到80分钟。
如果两人之间的冲突足够强烈,观众或许还能接受。
但俞姐姐拍出来的更像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这简直是在考验观众的耐心。
没有多年的文艺熏陶,根本无法理解。
孙祺想再劝劝俞姐姐。
他知道,第一次当导演时那种掌控一切的兴奋感,会一波波袭来。
他自己也曾经历过。
只要是想在导演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人,都会急切地想要把心中的故事拍出来。
哪怕时机不对,哪怕有瑕疵。
可看着俞姐姐每天早出晚归、兴致勃勃、乐在其中的样子,孙祺话到嘴边,又实在说不出口。
他怕打击她的热情。
强忍着又拍了几天,谁知俞姐姐竟然又有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安排。
那天剧组收工回旅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