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的黎明,是伴随着熟悉的海浪协奏曲与林间苏醒的鸟鸣到来的。
淡金色的阳光穿透稀薄的晨雾,洒在洁白的沙滩上,将夜晚的凉意缓缓驱散。
林凡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窝棚顶部交织的枝叶缝隙中那片湛蓝的天空。
他深吸了一口带着咸腥与草木清香的空气,一种充实的平静感取代了初来时的恐慌。
生存的韵律,已悄然刻入他的每一天。
他首先检查了火堆——这生命的核心。一夜过后,只剩下中心部分一些猩红的炭火在灰烬中若隐若现。
他小心地添加上早已准备好的、干燥耐烧的粗木柴,又覆上一些细枝和干枯的海草引火。
很快,橘红色的火苗重新欢快地跳跃起来,噼啪作响,驱散了清晨的最后一丝寒意。
望着稳定的火焰,他心里才感到踏实。
接着是每日的水源保障。
他用那个最大的陶罐从溪流中取来清澈的冷水,架在火堆上烧开。
看着蒸汽袅袅升起,他利用这个时间,就着凉开水,吃掉了昨晚剩下的一小块烤鱼和几颗酸涩的莓果,勉强垫了垫肚子。
早餐后,他开始了例行的巡视。
首先沿着沙滩走向他布设陷阱的丛林边缘。
海风拂过,带来凉爽,也吹动着远处海面上粼粼的波光。
第一处陷阱毫无动静;第二处,机关被触发,但猎物挣脱了,只在现场留下几缕深色的毛发和凌乱的痕迹,让他略感惋惜;检查到第三处,位于一丛茂密的、带着尖刺的灌木下方时,他看到了期待中的景象——一只体型颇大的、灰褐色皮毛的野兔状生物,他并不认识具体品种。猎物的后腿被藤蔓套索紧紧缚住,已然窒息身亡。
“太好了!”他低声欢呼,这收获足以提供两三天充沛的能量。
他小心地解下猎物,重置了陷阱,心中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带着猎物,他走向溪流入海口。
退潮后留下的水洼里,一些小蟹敏捷地横爬着躲入石缝。
他拿起倚在岩石边的木矛,步入冰凉清澈的海水中。
阳光透过水面,照亮了下方的沙石和游弋的鱼群。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身体微微前倾,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
经过多日的练习,他的动作已沉稳许多。看准时机,手臂猛地发力!噗嗤一声,水花溅起——一条肥硕的海鱼被刺穿,有力地扭动着被挑出水面。
紧接着,他又成功捕获了一条稍小的。今天的蛋白质来源已然超额完成。
返回营地的路上,他的目光没有离开丛林边缘。
他辨认着几种他已反复验证无毒的植物:采摘了几串紫黑色的、口感酸甜的小浆果;挖取了几棵嫩绿的、类似野菜的植物块茎,需要长时间烹煮才能下咽。
甚至还从一棵矮树上小心地摘下了几个看起来坚硬的、类似野山梨的青色果实,准备回去烤熟试试味道。
食物的多样性,正在被他一点点地开拓。
看着地上丰富的收获——大型猎物、两条海鱼、以及各类采集物,一个紧迫的需求再次凸显:保存与健康。
猎物和鱼无法短时间内吃完,天气炎热,极易腐败。
而长期缺乏盐分带来的那种隐约的乏力感和肌肉偶尔的轻微抽搐,也在提醒他必须采取行动。
盐,必须提上日程。
目标锁定,从无尽的大海中获取生命之盐。
他知道海水不能直接饮用,但如何提炼出盐?
他只知道需要蒸发水分。
他决定双管齐下,利用阳光和火力。
首先,他需要容器。
专门用于煮盐的容器。
他再次挖掘来那混合好的粘土,熟练地揉捏、摔打,盘筑出一个宽口浅底的陶盘。这样形状有利于水分快速蒸发。
他将新泥胚置于窝棚下的阴凉处风干。
在等待泥胚阴干的时间里,生存的日常仍在继续。
他挥舞石斧,花费了大量时间砍伐和收集干柴。
这不仅是为了维持日常火堆,更是预见到煮盐过程将是一场“燃料消耗战”。
汗水浸透了他的后背,林间的蚊虫不时骚扰,但他坚持着,将一捆捆干柴运回营地堆垛起来。
同时,他用那个有裂纹的陶罐作为运输工具,一次次往返于大海与营地之间,将海水倒入一个他特意在沙滩高处挖掘、并用石块简单垒砌内壁的浅坑中,希望利用炽烈的阳光进行初步的自然蒸发。
海水在阳光下缓慢减少,坑边渐渐析出一圈白色的盐霜。
下午,估摸着浅盘泥胚已阴干到位,他开始了又一次紧张的烧制。
控制火候,缓慢升温,小心冷却。当陶盘最终成功出炉,虽然边缘略有变形,但整体完好,他松了一口气。
专用的煮盐工具准备好了。
真正的挑战现在开始。
他深知直接熬煮海水得到的盐必定苦涩含杂,他需要想办法提纯。过滤! 这个词从他记忆深处跳了出来。
如何过滤?他没有布,没有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