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天的黎明,海平面上弥漫着一层薄雾,给岛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林凡站在营地边缘,做着深唿吸,潮湿的空气带着凉意涌入肺腑。
昨日的崖顶勘测,不仅拓宽了他的地理认知,更在他心中种下了探索的种子。
那个在西北山脊若隐若现的反光点,如同夜空中最遥远的星辰,虽不明亮,却持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
而日记中描绘的“W”形海湾,也需要亲临实地去验证,或许那里藏着前辈未能言明的机遇或警示。
今天的计划明确而富有挑战性:利用“椰舟”木筏,沿海岸线向北航行,目标直指“W”形海湾。
这将是他首次进行有一定目的性的较长距离航行,是对木筏性能和个人航海技能的进一步考验。
例行巡视在晨雾中进行。
陷阱带来了一只肥硕的海鸟,算是今日蛋白质的开门红。
盐田在雾气中显得格外宁静,结晶的盐粒如同撒在黑色天鹅绒上的碎钻,他仔细清理了夜间飘落的细微杂物。
溪流与鱼塘一如既往地提供着生命的保障。一切安好,让他可以安心外出探索。
回到营地,他迅速准备好航海的装备:弓箭和铁矛是安全保障,铁刀是万能工具,几个竹筒装满淡水,还有肉干和芭蕉作为补给。
他将日记本也小心地用新做的獴皮囊装好带上,准备随时比对。仔细检查了“椰舟”的藤蔓捆绑处,确认牢固无误后,他将木筏推入水中。
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海面平静得如同巨大的蓝色绸缎。
林凡划动木桨,“椰舟”平稳地滑离海岸。
这次,他划桨的动作比初次试航时熟练了不少,对木筏的浮动感也更为适应。他沿着海岸线向北行进,左侧是郁郁葱葱的岛岸,右侧是无垠的大海。
这种移动的视角,让他对岛屿的地形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辨认出昨天站立的那片悬崖,从海上看去,更显巍峨险峻。
航行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海岸线开始出现明显的弯曲。
林凡心中一动,加快划桨速度。果然,一个清晰的“W”形海湾逐渐展现在眼前!海湾两侧是延伸入海的岬角,湾内水面相对平静,沙滩呈现罕见的银白色,与他自己营地那边的金黄色沙滩迥然不同。
这与日记中的草图几乎完全吻合!
他抑制住兴奋,谨慎地将木筏划向海湾。
靠近岸边时,他发现这里的海水格外清澈,水下是连绵的珊瑚礁,色彩斑斓的鱼群在其中游弋。
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渔场!他将木筏停在浅水区,固定好,然后涉水上岸。
银白色的沙滩柔软细腻,踩上去十分舒适。他首先警惕地观察四周,海湾内植被茂密,但看起来宁静祥和。
他沿着沙滩行走,仔细搜寻着任何不寻常的痕迹——无论是人类活动的迹象,还是日记中可能提到的标记。
在靠近西侧岬角的地方,他发现了几块巨大的、形状奇特的黑色礁石,与日记中描绘的完全一致。礁石上覆盖着厚厚的牡蛎和藤壶。
他在礁石群中仔细搜寻,用铁刀撬开一些牡蛎,肥美的蚝肉立刻成了他美味的午餐加餐。
但除了这些天然产物,他并没有发现明显的人造物或特殊的标记。或许,前辈只是将这里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坐标记录下来?
虽然略感些许失落,但发现一个潜在的富饶渔场也是重大收获。
他决定不再深入海湾内的丛林,以免遭遇未知危险。
在返回木筏前,他在沙滩上意外发现了几段被海浪冲上来的、质地非常轻的浮木,以及一小块透明的塑料布。
浮木是很好的燃料或制作浮标的材料,塑料布则可能用于未来的防水项目。海洋垃圾的收获虽小,但积少成多。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眼角的余光瞥见西侧岬角的岩石缝里,似乎有一抹异样的颜色。他小心地靠近,用铁矛拨开茂密的海草,发现那竟然是一丛罕见的、颜色深紫近乎发黑的海藻,与他平时采集的绿色海藻完全不同。
他谨慎地撕下一小片品尝,味道异常鲜美,带着一股浓郁的咸鲜味,有点像紫菜,但风味更足。
这可能是新的调味品或营养来源!他采集了一大把,小心包好。
带着些许遗憾,未发现更多日记线索和不少收获,新渔场、新海藻、浮木,林凡划着“椰舟”踏上归途。
回程顺风,比去时轻松不少。
下午回到营地,虽经航行略感疲惫,但林凡决定趁热打铁,利用下午的时间完成一项他构思已久的装备升级——制作一件蟒蛇皮护心甲。
那张巨大的蟒蛇皮鞣制好后一直存放着,其鳞片坚硬光滑,是制作防护装备的极品材料。
他取出那张处理好的、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蟒蛇皮。
首先,他需要根据自己上半身的轮廓进行裁剪。
他先用木炭在皮面上大致画出背心式的形状,前片和后片,并预留出包裹肩膀和腋下的部分。裁剪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准,锋利的铁刀沿着画线慢慢切割,确保边缘平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