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天,天空晴朗,风力微弱,海面如同巨大的蓝色绸缎,平缓地起伏。
林凡站在水边,目光坚定地望着他的皮筏和那堆正在晾晒的海豹皮料。
昨日洞穴水下那幽暗的通道和未知的声响,如同悬在心头的一根刺,催促着他尽快获得水下探索的能力。
今天,他决定将制作简易潜水装备的计划付诸实践,目标是在近海安全区域进行首次测试,并为最终探索潜龙湾洞穴做准备。
例行巡视在晨光中进行。陷阱区依旧安静,盐田结晶顺利,他耙出些许新盐。溪流与鱼塘是他生存的基石,一切正常。营地的井然有序,给了他冒险创新的底气。
回到营地,他立刻开始制作简易潜水装备。核心是潜水面罩和呼吸管。
面罩部分,他选择了那块从飞机残骸找到的、相对平整且透明的塑料仪表盘罩。
他用烧红的细铁钉,小心地在塑料板边缘钻出一排小孔。
然后,他取来一张鞣制好的、极其柔软且富有弹性的海豹皮,选取腹部位置,根据自己脸型大小,裁剪成一个中间开有与塑料板大小相若方孔的皮圈。
他将塑料板放在皮圈内侧,对准方孔,然后用极细的鹿筋线穿过预先钻好的小孔,将塑料板牢牢缝合固定在皮圈上,确保密封。
皮圈边缘预留了宽边,用于与面部贴合。他还在皮圈内侧边缘涂抹了一圈鱼鳔胶,以增强水密性。
呼吸管则选用了一段中空、笔直、质地坚硬的芦苇杆,他之前在溪边发现并采集储备的。
他将芦苇杆内部贯通清理干净,一端用刀削成适合牙齿咬合的弧度,另一端保持原状。
为了确保气密性和舒适度,他用一小块揉软的海豹皮,包裹住芦苇杆咬嘴的一端,并用细皮绳缠紧固定,形成一个咬嘴。
接下来是配重。他需要能在水下稳定下沉。他找来几块密度较高的鹅卵石,用结实的树皮纤维编织成网兜,将石头装入,并留出可以系在腰间的长绳。
最后,他需要脚蹼来增加水下推进力。他再次利用海豹皮坚韧而有弹性的特性,裁剪出两个比脚掌大得多的椭圆形皮片。
然后,他将自己那双海豹皮靴的靴底涂上鱼鳔胶,分别与这两块椭圆形皮片粘合压实,边缘再用结实的针线加固。
这样,一双简陋却可能有效的皮制脚蹼就完成了。
他还用剩余的皮料做了几个小皮囊,用于盛放可能在水下找到的小型物品。
整个上午,他都在专注地制作这些装备。
当所有部件完成,摆在面前时,一套充满原始创意、略显粗糙的潜水装备呈现在眼前。
下午,阳光正好,他带着全套新装备,划着皮筏来到离营地不远、一处他熟知水情、水深约三四米、底部是沙质的平静海湾进行测试。
他脱下皮铠,只穿着皮腰布,先将配重石系在腰间,然后戴上潜水面罩,皮圈边缘紧贴面部,感觉密封尚可,咬住呼吸管,最后穿上那双奇特的皮脚蹼。
他深吸一口气,从皮筏边缘缓缓滑入水中。
冰凉的海水瞬间包裹全身。
他尝试通过呼吸管进行呼吸,起初有些不适,但很快适应。
腰间的配重让他轻松下沉。
他尝试摆动双脚,那双皮脚蹼果然提供了比徒脚大得多的推力,让他在水中移动更加省力自如!
他沿着海底缓慢游动,阳光透过水面,形成晃动的光柱,照亮了下方的世界。
色彩斑斓的小鱼在珊瑚礁间穿梭,这里只是些小型珊瑚丛,海星和海胆散布在沙地上。
这是他第一次以潜水者的视角观察这片熟悉的海域,一切都变得新奇而生动。
他测试了面罩的密封性,只有极细微的渗水,在可接受范围内。
呼吸管在水面换气顺畅。他尝试下潜到更深些,耳朵感受到了压力,他通过捏鼻鼓气的方式成功缓解。
这次测试非常成功!这套装备虽然简陋,但确实赋予了他短暂的水下活动能力和全新的视野。
就在他准备结束测试,返回水面时,目光被沙地上一道不太明显的隆起吸引。
他游过去,用手扒开表面的沙子,下面露出了一个巨大的、表面有着复杂放射状纹路的贝壳!这是一个巨蛤,也就是砗磲,其直径几乎超过了他的小臂长度,紧紧闭合着,看起来还活着!
林凡心中一阵狂喜!巨蛤的肉量惊人,是极品海鲜,而其巨大的贝壳本身就是绝佳的容器或工具原料!他尝试用手掰开,但巨蛤闭合力极强,纹丝不动。
他迅速浮上水面,回到皮筏,取来铁矛。
再次下潜后,他看准巨蛤贝壳闭合的缝隙,将铁矛的尖端小心翼翼地插入一点,然后用力撬动!感受到外力,巨蛤勐地更加紧闭,但铁矛的撬动使得它无法完全密封。
僵持了几秒钟后,林凡勐地一用力,同时扭转矛身!
“咔”一声轻响,贝壳被撬开了一道缝隙!他立刻将铁矛横过来卡住缝隙,防止其再次闭合,然后用手强行将两片贝壳掰开,露出了里面肥厚白皙的蛤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