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休整和初步解读,让林凡的精神恢复了不少。对“守护者”状态光点的分析,像在他脑海中点亮了一幅模糊的星图,虽然诸多细节依旧晦暗,但至少指明了几个关键的“星座”。
今天,他决定不再进行宽泛的能量激发,而是尝试更具针对性的互动——聚焦于那个代表“请求/待机”的淡蓝色节点B。
晨光中,他首先仔细检查了营地周围的防御。昨夜平静度过,棕熊的血腥味似乎并未引来更强大的掠食者,或许是残留的能量气息起到了某种威慑作用?他修复了最后几处篱障的薄弱点,并将几个沉重的熊骨 strategically 放置在关键位置,既是障碍物,也带着一丝原始的警告意味。
例行巡视盐田时,他的动作更加从容。海水在晨风中泛起细碎波纹,盐田边缘,他注意到之前那些出现异变的植被区域,那些细微的新生绿芽似乎更加明显了,甚至有几株顽强的小草已经重新扎根。岛屿自身的修复能力,似乎比他想像的更强。他收获着海盐,将泛着虹彩的颗粒单独收集,这些蕴含着微弱能量的盐粒,或许在未来能有意想不到的用途。
海滩搜寻今日带着一丝期待。他希望能找到更多可用于能量实验的材料,尤其是可能替代或辅助那受损蓝色晶体的物品。海浪送来了常见的塑料、碎木,但在翻检一堆海藻时,他的指尖触到了一个坚硬的、带有规则棱角的物体。挖出来一看,是一块约拇指大小的、深灰色的不规则金属块,表面异常光滑,仿佛被高温熔炼过,质地沉重,非铁非铜,与他已知的任何金属都不同。更奇特的是,这块金属握在手中,有种奇异的“惰性”感,仿佛完全隔绝了外界的能量,连他指尖因长期接触能量物品而产生的细微敏感度,在握住它时都变得模糊。这未知金属,是某种耐高温合金?还是具有能量屏蔽特性?他小心收起,这或许是在未来构建更复杂能量结构时,用于隔离或支撑的关键材料。
回到营地,林凡开始为今天的定向实验做准备。他的目标是节点B(淡蓝色,两短一长)。根据他的推测,这个节点可能处于一种“待机”或“请求输入”的状态,对同步能量的响应或许会比其他节点更积极、更“友好”。
他改进了实验方案。他不再将共振铜锭随意放置,而是用那几段工业铜线,小心地制作了一个小型的、开放式的“引导环”。这个铜环并不闭合,更像是一个带有指向性的接收天线。他将这个引导环放置在石室面板前,调整其位置和角度,试图使其尽可能“对准”记忆中节点B所在的大致区域。他希望这个简易的导向装置,能帮助将谐振能量更集中地传递到目标节点。
接着,他处理那块受损的蓝色晶体。晶体表面的裂纹依旧触目惊心,内部的流光也黯淡了许多。他不敢再将其直接用于能量传导,而是将其小心地放置在铜环的“焦点”附近,希望它能作为一种被动的“谐振增强器”,利用其本身优异的能量亲和性,提升局部能量场的强度和质量,而不直接承受负载。
布置好接收端后,他再次设置了同步触发装置。这一次,他更加注重时机的精准,反复调整平衡悬臂的灵敏度,力求在脉冲由弱转强的那个完美瞬间,触发谐振阵列。
傍晚时分,一切就绪。林凡深吸一口气,在预定的脉冲相位,果断触发了远程传动杆。
“叮————!”
清越的合音再次响起,但这一次,石室内的反应与以往截然不同!
面板上,能量回路亮起的速度似乎更快、更顺畅。而最关键的变化发生在节点B!
那个淡蓝色的光点,在谐振能量注入的瞬间,不再是简单地亮度增加或模式重复,而是仿佛被“激活”了一般,它的光芒骤然变得凝实、稳定,两短一长的闪烁模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持续明亮的、柔和的淡蓝色光辉,并且,这种光辉似乎沿着能量回路的纹路,向相邻的区域,尤其是向着那个严重故障的红色节点D的方向,流淌出了一丝极其微弱、但清晰可见的能量光丝!仿佛在尝试建立连接,或者进行某种内部诊断!
同时,林凡感到手中的远程触发装置传来一阵短暂而急促的、更高频率的震动反馈,这震动并非来自机械结构,更像是某种能量脉冲通过大地或空气传导而来!紧接着,他脑海中仿佛接收到了一组极其短暂、模糊、非语言的信息碎片——不是声音,也不是图像,而是一种纯粹的“感知”:一种“确认…连接…低功率…数据库…部分可访问…”的混合意念感,转瞬即逝,却无比真实!
这……这是信息反馈?!不仅仅是光信号,还有直接的精神感知?!
林凡心中巨震!定向注入竟然引发了如此深层次的互动!节点B被成功激活,似乎在尝试修复与故障节点D的连接,并且向他开放了某种极其有限的“数据库”访问权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