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林凡已经挎上皮质背包,将石斧别在腰间,踩着沾着露水的草地出发了。
每天的例行巡视是他雷打不动的功课,既为了检查营地周边的安全状况,也是获取食物的重要途径。
他先绕到营地外围的防御工事处,逐一检查嵌着锋利贝壳的篱障,确认昨夜没有野兽撞击的痕迹。走到三重陷阱区域时,他发现其中一个深坑陷阱里掉进了一只成年野兔,那兔子正蜷缩在坑底瑟瑟发抖,长长的耳朵耷拉着。林凡放下背上的绳索,一端系在旁边的树干上,顺着绳索滑到坑底,熟练地用削尖的竹片抵住野兔的脖颈,干净利落地结束了它的生命,随后将猎物装进背包里。
继续往前走便是盐田区域,两个用石块围砌的蒸发池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白光。经过一夜的蒸发,池底已经结出了一层薄薄的海盐晶体。林凡蹲下身,从背包里取出特制的竹制小耙子和木铲,先仔细清理掉漂浮在水面的海草、贝壳碎片等杂物,这些杂物会影响海盐的纯度。清理完毕后,他用木铲小心翼翼地将结晶的海盐刮起,装进随身携带的皮囊里。今天收获的海盐足有小半袋,按照他日常的用量,这些盐足够支撑半个月,他将盐袋妥善收好,打算回去后存进储物间的陶瓷罐中。
盐田不远处就是海边,这里是他寻找海洋垃圾的固定地点。潮水刚退,沙滩上散落着不少被冲上岸的杂物。林凡沿着海岸线仔细搜寻,今天的运气不错,他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塑料水桶,桶身虽然有些划痕,但没有破损,清洗干净后正好可以用来储存清水。此外,他还捡到了一段生锈的铁丝、几片塑料薄膜,以及一个空的玻璃罐。他将这些“宝贝”一一装进背包,铁丝可以弯折成鱼钩,塑料薄膜能用来搭建简易的遮阳棚,玻璃罐则适合存放采集到的种子。
回到营地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林凡先将野兔处理干净,剥下的兔皮挂在工作区的绳架上,打算之后进行鞣制。随后他开始准备早餐,今天的早餐是熏鹿肉配烤芭蕉。他从储物间取出一小块熏好的鹿肉,用铁刀切成薄片,放在铺着芭蕉叶的石板上。又从种植区摘下两根成熟的芭蕉,去掉外皮后,将果肉放在靠近火堆的热石板上慢慢烘烤。趁着烘烤的间隙,他用竹筒从储水罐中舀出清水,倒进陶锅里加热。不一会儿,熏鹿肉的香气混合着芭蕉的甜香弥漫开来,烤得金黄的芭蕉果肉冒出细密的糖汁,熏鹿肉则变得外焦里嫩。他将食物盛进陶碗,就着温热的清水慢慢享用起来,补充清晨巡视消耗的体力。
早餐过后,林凡打算对住所进行进一步改造。目前的住所虽然坚固,但屋顶的棕榈叶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部分已经开始腐烂,他计划在屋顶添加一层新的防护。他扛着铁斧来到树林,挑选了几棵粗细均匀的硬木,用铁斧将树干砍倒,去掉枝叶后,将原木拖回营地。接着他爬上屋顶,先将腐烂的棕榈叶清理干净,然后将新砍的原木横向铺在屋顶的横梁上,增加屋顶的承重能力。之后他又去海边收集了大量新鲜的棕榈叶,将其层层叠叠地铺在原木上,边缘用藤条牢牢捆扎固定。这样一来,屋顶不仅更加坚固,防雨效果也得到了显着提升。
改造完屋顶,时间已经临近中午,林凡开始准备午餐。今天他打算做一道海鲜汤,搭配野芋头。他从鱼塘里捞起两条鲜活的海鱼,用燧石刀刮去鱼鳞,剖开鱼腹去除内脏,清洗干净后切成小段。又从海边的礁石上撬下几个扇贝和蛤蜊,用清水反复冲洗掉泥沙。随后他在陶锅中加入清水,点燃灶火,待水烧开后,先将鱼段放入锅中,煮至鱼肉变色后,再加入扇贝和蛤蜊。接着他从种植区挖出两个野芋头,去皮后切成块状,也放入锅中一同炖煮。最后撒上少许海盐和切碎的野蒜调味。煮好的海鲜汤鲜香浓郁,鱼肉鲜嫩,芋头吸收了汤汁的鲜味,变得软糯可口。
午餐过后,林凡稍作休息,便带着渔叉、渔网和潜水装备来到海边。他打算潜水捕捉一些龙虾,丰富自己的食谱。换上轻便的潜猎皮装,戴上用贝壳和藤蔓制作的简易潜水镜,他慢慢潜入水中。清澈的海水下,珊瑚礁间藏着不少海洋生物。他小心翼翼地在珊瑚礁周围搜寻,很快发现了一只通体赤红的大龙虾,正躲在礁石的缝隙中。林凡屏住呼吸,缓缓靠近,手中的渔叉精准地刺向龙虾的头部,成功将其捕获。之后他又陆续捕捉到三只龙虾和几条色彩斑斓的海鱼,才带着丰收的猎物返回岸边。
回到营地后,林凡将捕获的龙虾和海鱼处理干净,龙虾用海盐腌制起来,打算晚餐时烤制。随后他开始着手开垦新的耕地,之前的小型种植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他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尝试种植更多种类的作物。他用铁斧清理出一片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土地,将杂草和灌木连根拔除,然后用石锄将土地翻松。翻地的过程中,他发现土壤中夹杂着不少石块,便用手将石块一一捡出,堆放在耕地边缘,用作田埂。翻松后的土地需要晾晒几天,才能进行播种。林凡打算之后多留意海边和树林,寻找更多可食用的植物种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