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穿透林间薄雾,洒在营地的篱障上时,林凡已经系紧了鹿皮腰带。
今天是他流落荒岛的第二百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让他多了份仪式感,也更坚定了把家园建设得更好的决心。
例行巡视的第一站仍是陷阱区,西侧的绊索陷阱传来清脆的铜铃声。
拨开灌木,一只赤尾狐被藤网缠住了后腿,正焦躁地甩动尾巴。这狐狸皮毛油亮,肉质细嫩,狐皮还能鞣制成保暖的小物件。
林凡用木杆按住它的脖颈,小心解开藤网,用浸过草药的布条缠在它受伤的腿上——他打算先饲养起来,等伤口愈合再处理。
将赤尾狐关进临时搭建的竹笼后,他继续检查其他陷阱。北侧的深坑陷阱里躺着一只野兔,已经没了气息,正好作为今天的食材之一。
路过盐田时,林凡停下了脚步。蒸发池里漂浮着几缕海草,池边还爬着几只小螃蟹。
他取出竹耙,先将海草捞起沥干,打算晒干后混入饲料喂狐。再用竹勺将池底的泥沙和贝壳碎片清理干净,顺手捉起那几只小螃蟹,塞进腰间的皮囊里。
清理完毕,池底洁白的海盐结晶泛着光泽,他用木铲刮了小半袋,足够近期烹饪和腌制食材使用。
盐田旁的海岸线是他每日的“寻宝地”。潮水刚退,沙滩上散落着不少杂物。
今天的收获格外丰厚:一块边缘锋利的玻璃片,打磨后能当刀具用;一截完好的塑料水管,可用来改造引水系统;还有一块裹着海泥的旧帆布,清洗晒干后能做遮阳棚。
最让他惊喜的是,在一堆礁石缝隙里捡到了半截生锈的金属弹簧,这东西韧性十足,或许能用来制作更灵敏的陷阱触发装置。
回到营地,太阳已经升高。林凡先将野兔处理干净,剥下的兔皮挂在绳架上,兔肉切成小块用海盐腌制。
那几只小螃蟹则用清水养在陶盆里,待后续烹饪。做完这些,他开始准备第二百天的第一顿早餐。
今天的早餐是野兔蘑菇粥配烤野栗。他从储物间取出陶锅,加入竹滤塔过滤后的纯净水,点燃灶下的干柴。
待水烧开,放入提前泡软的稗子米和薯蓣块,煮十分钟后加入腌制好的野兔块。
随后从林间采摘的新鲜香菇洗净切碎,也倒入粥中,搅拌均匀后转小火慢熬。
趁着煮粥的间隙,他将昨天收集的野栗放在热石板上,用铜锅的盖子压住烘烤,并不时翻动。
十几分钟后,粥的鲜香混合着野栗的焦香弥漫开来。他往粥里撒上切碎的野蒜和少许野生胡椒,盛进陶碗。
烤得裂开壳的野栗香甜粉糯,野兔粥浓稠鲜香,香菇的鲜味让肉质更有层次,林凡细细品尝着,感受着两百天来生存条件的巨大变化。
早餐过后,林凡扛起改良后的木犁——这是他昨天刚完成的作品,用粗木做犁身,嵌入打磨锋利的钢筋当犁头,后端绑上牵引绳,可借助营地附近的野山羊拉动翻地。
他牵着野山羊来到东侧的新耕地,这片土地已经划分出三块田垄,今天要把准备好的小米、稗子和新发现的野生稻种子播种下去。
木犁在山羊的牵引下缓缓前行,钢筋犁头轻松划破土壤,形成整齐的沟壑。
林凡跟在后面,用手将混合了草木灰的种子均匀撒进沟里,再用木耙将土壤覆盖好。
播种到田垄尽头时,他在土壤里发现了几株野生荞麦,褐色的花穗下结着细小的籽实。
荞麦富含营养,还能磨粉做饼,他立刻小心翼翼地将植株挖出,带回营地晾晒留种。
临近中午,太阳变得灼热。林凡将野山羊赶回围栏,回到营地准备午餐。
今天的午餐他打算做香煎蟹饼配酸浆果汁。他先将小螃蟹处理干净,去掉蟹壳和内脏,用石臼捣成蟹泥。
从储物间取出之前磨好的杂谷粉,加入蟹泥中,再打入两个野鸡蛋(上周在鸟巢里发现的),撒上切碎的野葱和海盐,搅拌均匀后揉成小饼。
在铜锅中倒入少量海豹油,待油热后将蟹饼放入锅中,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
趁着煎蟹饼的时间,他将采摘的酸浆果洗净,用木槌捣烂,用纱布过滤出果汁,装入竹筒中冰镇(埋在阴凉的沙地里)。
金黄酥脆的蟹饼咬开后满是鲜香,酸中带甜的果汁刚好解腻,补充了上午劳作流失的水分和能量。
午餐过后,林凡稍作休息,便着手升级住所的地板。之前的地面铺着干草和兽皮,但回南天仍会潮湿,今天他打算用粗木铺成地板。
他扛着铁斧来到树林,挑选了十几根粗细均匀的硬木,砍成与住所宽度相当的木段,去掉树皮后用铜斧削平表面。
回到营地,他在住所地面的木柱上搭建起横向的支架,再将处理好的木板一块块铺在支架上,用藤条穿过木板的预留孔洞,牢牢固定在支架上。
铺好的地板高出地面半尺,彻底解决了潮湿问题。他又将剩余的木板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做了一扇简易的竹木门,安装在门框上,增加了住所的私密性和防风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