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林间的晨雾如轻纱般缭绕,林凡已经穿上那身轻便合体的潜猎皮装。这身装束经过多次改良——肩部加垫了软鹿皮,肘部和膝部用双层鞣制皮革加固,既保持灵活性又增强了耐磨度。他仔细系紧每一个皮扣,确保活动时不会发出不必要的声响。
腰间别着那把精心打磨的铜刀,刀刃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经过几个月的使用和保养,刀柄已经完美贴合他的掌形。肩上挎着新编的竹背篓,这只背篓采用了双层编织工艺,内层密实防漏,外层结构坚固,特别加固的背带让负重更加舒适。脚上的海豹皮防水靴是上个月刚完工的,靴底特意夹了一层干苔藓,既防潮又保暖。
踩着沾满露珠的草叶,林凡开始了新一天的巡视。这条通往陷阱区的小径,他早已走得烂熟,却从不掉以轻心——在这座孤岛上,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意味着危险或机遇。
刚到营地北侧的深坑陷阱附近,一阵沉闷的撞击声和急促的哼唧声就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林凡立即放缓脚步,右手下意识地按在刀柄上,侧耳细听。声音来自最大的那个诱捕坑,看来今天有了意外收获。
他谨慎地拨开半人高的野草,果然,一只半大的野鹿正在坑底焦躁地冲撞。从它前腿的伤口和坑壁的血迹判断,它掉入陷阱应该不超过两个时辰。这只野鹿体型匀称,毛色光亮,肉质定然细嫩,鹿皮完整度也很好,是制作冬季皮袄的上好材料。
林凡放下背篓,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装备。他将特制的长绳一端牢牢系在旁边那棵粗壮的栎树上,打了个既结实又易解的水手结。下坑前,他先往坑里投了几把新鲜的苜蓿叶,分散野鹿的注意力,然后才顺着绳索轻盈地滑落坑底。
多年的野外经验让他动作娴熟而精准。他绕到野鹿身后,用浸过镇静草药的布条迅速捂住它的口鼻。这种草药是他上个月新发现的,效果比之前用的要温和许多,不会对猎物造成伤害。待野鹿逐渐平静下来,他仔细检查了它的伤势——只是皮肉伤,未伤及筋骨。他取出随身携带的草药膏,均匀涂抹在伤口上,再用煮过的软藤条小心地捆住它的四肢。
将野鹿运出陷阱是个技术活。林凡先爬上坑沿,然后用特制的吊索慢慢将野鹿拉上来。整个过程野鹿都很安静,这让他颇感欣慰。把野鹿安置在加固过的转运竹笼里,他又撒了把新鲜野菜,这才继续巡视其他陷阱。
西侧的绊索陷阱里缠着一只野兔,已经没了气息,但体温尚存,应该是黎明时分才中的陷阱。林凡解开绊索,将野兔收入背篓,正好可以丰富今天的食谱。他仔细重置了绊索机关,在诱饵处换上了新采集的野果。
路过盐田时,林凡照例停下脚步检查。这片盐田是他三个月前开始修建的,经过多次改进,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潮汐利用系统。昨夜的大潮让蒸发池里积了不少海草和碎贝壳,池边的礁石上还爬着几只探头探脑的小螃蟹。
他取出特制的竹耙,先将漂浮的海草捞起,这些海草沥干后混入杂粮,是喂养猎物的上好饲料。接着用长柄竹勺清理池底的泥沙,确保蒸发效率。那几只小螃蟹被他灵巧地捉住,放进腰间的透气皮囊——这些小生灵是炖汤的绝佳配料。最后,他用木铲仔细收集池壁上结晶的海盐,装了满满一皮袋。这些海盐品质纯净,无论是日常烹饪还是腌制越冬的肉干都离不开它。
盐田旁边的海岸线,是林凡每日必访的“寻宝地”。潮起潮落总会带来些意想不到的礼物。今天他的运气格外好:在一堆缠结的海藻中,他发现了一块完整的塑料砧板,边缘稍有磨损,但表面依然平整。清洗干净后,他再也不用担心切肉切菜时会刮坏那个费了老大劲才做出来的木工台了。
继续搜寻,一截细软的铜丝引起了他的注意。这铜丝质地纯净,柔韧性极佳,比之前用的铁丝更适合制作精细工具。不远处,半块尚未完全融化的肥皂头躺在沙滩上,虽然被海水泡得发白,但去污效果应该还在。最实用的是一个塑料量杯,刻度虽然模糊,但依然可以估量液体容量。
正当他以为收获已经足够丰富时,礁石缝里一个闪烁的微光吸引了他的目光。凑近一看,竟是个小巧的玻璃瓶,瓶口用软木塞密封得严严实实。摇晃时传来液体的晃动声,打开一闻,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竟是半瓶料酒!虽然有些沉淀,但过滤后完全可以用来调味。这个发现让他欣喜不已,有了料酒,烹饪的海鲜和野味将更加美味。
回到营地时,太阳刚刚爬过树梢。林凡先把野兔处理干净,兔皮小心地绷在绳架上风干,准备日后制作手套。兔肉切成适口的块状,用清水浸泡去除血水。小螃蟹养在盛有海水的陶盆里,等待晚餐时使用。野鹿在竹笼里安静地啃食野菜,林凡特意为它更换了伤口的敷料,确保伤口不会感染。
忙完这些,他开始准备早餐。今天他打算做野鹿肉杂粮粥配烤野果。从储物间取出那只厚壁陶锅,这种陶锅受热均匀,特别适合熬粥。倒入经过竹滤塔层层过滤的纯净水,点燃灶下的干柴。等水沸腾的间隙,他将提前泡软的稗子米、小米和燕麦按比例调配好——这是经过多次尝试才确定的最佳配比,既保证营养,又兼顾口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