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岩深处,一处新近开凿、被命名为“星枢阁”的巨大石室,取代了昔日略显逼仄的“观星洞”,成为了联盟最高知识与智慧的圣殿。这里没有过多的装饰,唯有岩壁上镶嵌的、能自发柔和白光的灵光石,以及地面上镌刻的、有助于宁神静气的巨大聚灵纹路,共同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而又充满灵性思索的氛围。
此刻,星枢阁内的空气却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十四位被联盟精挑细选出的、公认最富智慧、最具开拓精神与研究能力的学者,连同玄明与石虎,共计十六人,围坐在一张巨大的、由整块罕见温玉雕琢而成的环形桌案旁。玉质温润,触手生温,能安神定魄,但此刻,围坐其旁的众人,心神却无一例外地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之中。
环桌中央,那块承载着星灵馈赠的共鸣之石,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被动地散发微光或传递信息,而是被激发到了某种更高层次的运行状态。它静静地悬浮在半空,通体流转着如水波般柔和却异常稳定的辉光,如同一个微型的星核。更为神异的是,它正将一道道由纯粹灵气模拟构建而成的、复杂精密到足以让任何初次接触者头晕目眩、思维停滞的立体影像与信息流,精准地投射到每一位参与者面前的虚空之中。
他们正在尝试理解、吸收的,仅仅是星灵阿拉克所开放数据库中最基础、最入门的一部分——关于物质世界构成的基本原理。
一位须发皆白、脸上布满岁月沟壑的老者,名为“禹”,曾是联盟内最受尊崇的药师,一生浸淫于百草之间,深谙“金木水火土”五行元气相生相克之道,能用最朴素的自然哲学解释草药的性味归经与人体气血的运行。他坚信,天地万物皆由这五种本源元气演化、调和而成。此刻,他浑浊却依旧锐利的双眼,却死死地、近乎呆滞地,盯着自己面前虚空中那个缓缓旋转的、无法用任何已知经验去描述的模型。
那是一个被标识为“氢”的、构成万物最基本单位之一的“原子”的简化模型。一个相对庞大的核心(原子核)居于中央,一个微小到几乎忽略不计的颗粒(电子)则以一种无法理解的规律,在核心周围一片模糊的区域(电子云概念简化)内高速运动、闪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金木水火土”的任何一种特质,只有一种纯粹的、基于数学与物理规则的、冰冷的结构。
“所以……这……这所谓的‘微尘’……这‘原子’……”禹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每一个字都仿佛耗尽了极大的力气,他的手指无意识地颤抖着,指向那虚幻的模型,“……就是构成你我,构成这玉石,构成山川河流,乃至构成我们呼吸之气的……不可再分的……基石?”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桌案对面的玄明,眼中充满了世界观崩塌后的巨大茫然与痛苦:“那我们……我们炼丹熬药时,所谓的‘君臣佐使’,讲究的‘性味归经’,推演的‘五行生克’……其根本,难道……难道并非元气交感,而是这些……这些冰冷‘微尘’的……分离、组合与……碰撞?”
他仿佛看到自己精心守护、奉为圭臬的整个药学体系,在那不断运动的微小颗粒面前,如同沙堡般开始摇晃、龟裂,最终轰然倒塌。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他感到脚下坚实的大地仿佛瞬间化为了流沙,要将他这具信奉了古老法则一生的躯壳彻底吞噬。他下意识地伸手扶住温润的玉质桌沿,才勉强没有失态。
与禹的信仰崩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坐在他对面的一位名叫“启”的年轻学者。他是灵纹研究领域的新锐,思维活跃,对能量与图案的关联有着近乎直觉般的敏锐。此刻,启完全沉浸在另一段关于“电磁相互作用”的基础阐述之中,他双目放光,脸颊因极度的兴奋而泛红,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妙啊!太妙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启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引得周围几位正陷入沉思或困惑的学者纷纷侧目。他指着自己面前虚空中演示的、关于电荷、电场与磁场相互作用的简化动态图,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玄明司主!禹老!诸位!你们看!看这个‘电场’和‘磁场’的描述!我们一直无法完美解释,为何‘聚灵纹’的特定纹路结构,能够自然而然地吸引并汇聚周遭天地间的灵气粒子!为何‘锐金纹’刻画在兵器之上,便能引导灵气,赋予金石前所未有的锋锐与坚韧!”
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试图将自己的顿悟传达给众人:“如果……如果我们假设,灵气本身,或者灵气在运动、凝聚时产生的某种效应,部分类似于这个‘电磁场’的特性!那么,我们的灵纹,就绝不仅仅是先祖流传下来的、充满神秘意味的符号!它们更像是一把把钥匙,一套套精密的‘规则’!是在特定的物质载体上,以特定的能量轨迹(纹路),去巧妙地扭曲、引导、或者共振了这种无处不在的、我们之前无法感知和描述的‘基础之力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