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洪流一旦冲破堤坝,便以其自身的逻辑与速度奔腾向前,其带来的丰饶与希望毋庸置疑,但那汹涌的浪涛,也无可避免地冲刷、侵蚀着旧有的社会河床,引发着深层的动荡与日渐清晰的裂痕。联盟内部,一种基于知识、技能与资源获取能力的新型社会分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形成并固化。
以悟道岩为核心,向外辐射开一片新近规划建设的区域,被命名为“**技研城**”。这里道路平整,房屋多采用新式的、混合了灵纹加固技术的石木结构,宽敞明亮。最重要的,是这里处于第一座环境仪净化光场庇护效果最佳的核心区域,空气清新,几乎不受外界瘟疫残留或邪能污染的影响。入夜之后,一盏盏“灵能辉光珠”将街道和居所映照得如同白昼,与主营地那边依旧主要依赖篝火与油脂火把的昏黄摇曳,形成了宛如两个时代的鲜明对比。
居住于此的,是以悟道岩各研究院所成员及其家属为主体,吸纳了联盟内最有天赋的年轻学子、以及服务于新技术产业的各类工匠。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灵技者”**。他们或许不擅长挥舞石斧与野兽搏斗,也不精通在田间地头辨别作物长势,但他们掌握着解读阿拉克知识、设计新型灵纹、冶炼灵铁、制造辉光珠等核心技能。他们是联盟科技跃进的心脏,享受着最优先的物资配给(包括由造化坊特供的、蕴含灵气的食物和清水),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话语权。在年轻一代眼中,他们是智慧的化身,是引领联盟走向未来的明星,是值得效仿与追逐的偶像。
然而,光芒照耀之处,阴影也随之拉长。
与此相对,构成联盟传统中坚力量的广大战士、农夫、猎人以及尚未融入新体系的手工业者,他们的生活确实因科技发展而得到了改善——更锋利的灵铁工具提高了耕作和狩猎效率,由格物院改良配方、百工阁统一制作的伤药和驱虫药效果更佳,环境仪的存在也让他们的聚居区远离了疫病威胁。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他们的**相对社会地位**,以及在整个联盟重大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以往,部落中最受尊敬的是能猎杀猛兽的勇士、是能辨识天象指引农耕的老农、是能打造锋利兵器的铁匠。而现在,联盟资源明显向“灵技者”倾斜,最重要的决策往往需要参考悟道岩的意见,甚至由灵理司直接提出方案。那些需要依靠体力、经验与勇气的传统技能,在日新月异的灵能科技面前,似乎正逐渐褪去光环,变得“普通”甚至“落后”。
这种潜藏的摩擦与不满,在一次联盟内部举行的、旨在检验新式战法与旧有战术优劣的军事推演中,被彻底引爆,公开化、尖锐化了。
推演场地设在主营地外那片宽阔而坚实的校场上。四周旌旗招展,联盟几乎所有高层,包括苍澜酋长、玄明、各部首领及长老,均到场观演。校场一侧,是由敖亲自挑选并指挥的、两百名联盟最精锐的传统战士组成的“**赤甲营**”。他们个个身材魁梧,眼神锐利,身披最好的青铜鳞甲,手持厚重的蒙皮木盾与磨得锃亮的青铜长矛、战斧,队伍严整,杀气腾腾。他们是联盟武力的象征,是无数次战斗中用鲜血铸就的钢铁长城。敖站在阵前,如同山岳,他对自己的部下充满信心。
校场另一侧,则是由石虎指挥的、仅由五十人组成的“**灵狩营**”。他们人数虽少,装备却截然不同。人人身着由初代灵铁打造的、轻便而防护力惊人的半身甲,手中的兵器也闪烁着灵铁特有的暗沉光泽。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队伍中配备了二十具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破甲锥”发射器,以及十套叠放整齐的“灵能网”发生器。这支队伍显得更加精干、灵动,少了几分血腥杀气,却多了几分科技带来的冷峻与高效。
推演开始的号角吹响。
赤甲营在敖沉稳的命令下,迅速结成了他们最擅长的、如同移动堡垒般的紧密盾矛阵型。战士们齐声呼喝,迈着沉重而统一的步伐,如同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向着灵狩营的阵地稳步推进。大地在他们的脚步下微微震颤,气势惊人。
然而,他们尚未进入传统标枪的有效投掷范围,异变陡生!
灵狩营阵中,手持“破甲锥”的队员们已然半跪于地,发射筒稳稳架在肩头。随着石虎一声简洁的命令,一道道凝实的、头部呈螺旋状的乳白色标记光束,如同疾风骤雨般,跨越了远超弓箭射程的距离,精准地“射”在了赤甲营前排战士紧握的盾牌之上!
“砰!砰!砰!”
虽然使用的是经过处理、只会留下光痕标记而不会造成真实伤害的灵气,但那模拟真实冲击力的能量波动,依旧震得前排持盾的战士手臂发麻,气血翻涌!坚实的蒙皮木盾在持续的“打击”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阵型最前方的盾墙,肉眼可见地出现了松动和变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