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大比的喧嚣与争议,如同投入激流的巨石,虽激起了巨大的浪花与漩涡,但终究被时间与现实的需求缓缓抚平、超越。联盟这艘巨轮,在苍澜与玄明的掌舵下,并未因内部的方向争执而过多偏航,反而在短暂的震荡后,重新校正了航向,以更快的速度驶向那科技与文明交织的未知海域。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大好的发展态势之下,一股潜藏的、日益严峻的暗流,终于浮出水面,成为了制约所有尖端项目推进,尤其是那个寄托着文明星辰大海梦想的“星轨计划”的、最坚硬与无情的瓶颈——能源。
这并非以往所理解的、用于取暖烹食的柴薪,或是驱动简单水车的流水之力。而是维系整个联盟灵能科技体系运转的、高度纯净且稳定的——灵气。
需求是庞大而贪婪的。
环境改造仪需要持续汲取海量灵气,以维持那笼罩方圆十数里、净化瘟疫、调节气候的庞大能量场域,尤其是在尝试扩大净化范围、建设第二、第三基座的规划中,对灵气的需求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
民生与基础工业方面,日益普及的“灵能辉光珠”如同繁星般点缀着技研城与各大聚居点,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灵气;造化坊内那昼夜不息的“灵火”熔炉,每一次高品质灵铁的冶炼,都是对灵气的巨额索取;格物院中,那些测试新型灵纹阵列、模拟复杂能量反应的实验,动辄便需要瞬间抽空数个房间浓度的灵气。
而最为饕餮的,无疑是“星轨计划”。仅仅是初步设计图中,那用于将“观星之眼”推出大地束缚的“多级灵炁推进阵列”,其单次启动所需的瞬间能量释放,根据理论计算,就是一个足以让所有知情者感到头皮发麻的天文数字!
以往,联盟主要依靠修行者自身从天地间缓慢汲取、转化灵气,以及悟道岩核心——共鸣之石——自然散逸出的、相对精纯的灵气来满足需求。但在如今这狂飙突进的发展节奏下,这两种方式所提供的灵气,已然如同涓涓细流试图填灌无底深渊,显得杯水车薪,力不从心。天地间的灵气并非无限,在联盟核心区域,尤其是在技研城和悟道岩上空,灵气的浓度甚至已经出现了明显可感知的稀薄化趋势。
格物院院长启,这位曾经因发现灵能原理而兴奋不已的学者,如今脸上却常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与焦虑。他抱着一摞厚厚的数据兽皮卷和刻画满了复杂演算过程的灵纹石板,脚步沉重地走进了玄明日常处理事务的静室。苍澜酋长恰巧也在,正与玄明商讨着部落融合与资源调配的事宜。
“酋长,道长。”启的声音有些沙哑,他将怀中沉重的资料轻轻放在室中央的玉质案几上,发出了沉闷的响声,“情况……很不乐观。我们恐怕遇到了一个,比统一所有部落思想,还要棘手的问题。”
玄明和苍澜的目光同时聚焦在他身上,静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启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他拿起最上面一块刻画着密密麻麻能量曲线和数字的石板,指向其中一个被朱砂重点标记出的、令人心惊肉跳的能量峰值:“这是我们根据‘星轨计划’推进阵列的初步设计参数,模拟计算的、‘观星之眼’完成首次发射,成功突破天际,进入预定轨道,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阈值。”
他顿了顿,让那惊人的数字在两位领袖心中沉淀了一下,才继续道:“即使……即使我们将目前联盟登记在册的所有修行者——包括主营地的战士、各部落的猎人、以及我们技研城所有的灵技者——将他们丹田气海内能够调动的灵气,在不计后果、不考虑恢复周期和对修行根基造成永久损伤的前提下,全部集中起来,进行一次性灌输……”
他抬起眼,目光中充满了无力感:“这个总量,也远远达不到最低阈值的十分之一!甚至……甚至连成功启动第一级推进阵列,使其达到稳定工作状态,都十分勉强!”
苍澜酋长的眉头深深皱起,他虽不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能量单位,但“集中所有修行者力量仍不足十分之一”这个概念,足以让他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无异于宣告,依靠人力蓄能来实现“星轨计划”,是一条根本走不通的死路。
“而且,”启的语气更加沉重,他指向能量曲线图中那段剧烈波动的区域,“这种依靠成千上万人同时、强行灌输灵气的方式,其能量源本身属性各异(不同修行者灵气带有个人特质),频率难以完全同步,会导致输入的能量流极其不稳定,充满了难以预测的湍流和冲突。在推进阵列那种要求极端精密和稳定的能量环境中,这种不稳定的灌输,几乎百分之百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最轻也是阵列灵纹过载烧毁,重则……可能就是一场堪比高阶修行者自爆的恐怖能量失控!”
他放下了第一块石板,又拿起另一份报告,上面记录着对各种替代能源的测试数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