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联盟上下为“灵核”难题绞尽脑汁,几乎所有研究资源都向能源领域倾斜,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研发停滞的焦虑与沉闷之际,一个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发现,如同在阴霾密布的天空中骤然划过的一道奇异闪电,带来了强烈的震动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希望与不安的机遇。
这个发现,并非源于对能源的执着攻关,而是来自于一个看似关联不大的领域——负责日常监控、维护和优化升级“意识节点独立协议”所构建的联盟内部灵网的研究小组。
该小组的核心任务,是确保联盟意识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与抗干扰能力。他们建立了一套复杂的灵波监控系统,旨在捕捉和分析网络周围任何异常的能量波动,以防止类似噬星者意志入侵的事件重演,同时也兼带着尝试监听来自阿拉克的、可能的新信息。
在一个看似寻常的深夜,值班的学者“聆风”,一位对能量波动频率有着天生敏锐感知的年轻人,正如同往常一样,凝视着面前那面由灵气模拟出的、不断滚动刷新着各种能量频谱数据的巨大光幕。光幕上大部分区域都显示着熟悉的背景噪音,以及联盟内部网络运行产生的、规律而稳定的灵波信号。
突然,在光幕边缘一个极少被关注的、代表极高频率和极微弱振幅的频谱区域,一小段极其异常、完全陌生的波动曲线,如同羞涩的小鱼跃出水面般,短暂地闪现了一下,随即又迅速湮灭在宇宙背景噪音的海洋之中。
起初,聆风以为这只是又一次普通的仪器干扰或宇宙射线波动。但出于职业习惯和一丝莫名的直觉,他立刻调取了该时间点的详细数据记录,并启动了更高精度的频谱分析灵纹。
几个时辰的反复核对与滤波处理后,那段被捕捉到的、持续时间不足一次呼吸的微弱信号,被清晰地分离了出来。它并非随机噪音,而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带有明确节奏和编码规律的波动模式!更让聆风心跳加速的是,这段信号的来源方向,经过初步三角定位,并非来自他们熟悉的、阿拉克信号通常出现的那个深邃天区,而是指向了一片截然不同的、在星图中尚未被阿拉克数据库详细标注的陌生星空!
“不是阿拉克尊主!也……也绝不是吞噬者那种冰冷、混乱的风格!”聆风强压住内心的激动与震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向闻讯赶来的小组负责人,以及被紧急请来的玄明汇报。他将那段被放慢和增强后的信号波动,通过灵纹投射到空中。
那信号听起来(通过灵波-声波转换)如同风穿过狭窄石隙发出的、断断续续的呜咽,又像是某种未知乐器在极远处奏响的、带着奇异韵律的单调音符。它极其微弱,时隐时现,仿佛随时可能被宇宙的虚空彻底吞没,给人一种在无尽黑暗中艰难穿行、濒临熄灭的脆弱感。
“信号的编码方式非常奇特,”聆风指着波动曲线中几个重复出现的、特征鲜明的峰值和谷底,“与我们已知的任何灵纹逻辑或数学规律都不同。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这种重复的、仿佛在强调某种核心信息的模式,其内在的‘韵律’,仔细感受……似乎……似乎带着一种……‘求助’ 的意味?”
他尝试着解释那难以言传的感觉:“就像……就像一个溺水者在拼命挥动手臂,虽然我们看不懂他挥舞的特定手势,但那种急促、重复、试图引起注意的意图,是共通的!我们无法破译其具体承载的信息内容,但这种基础的信号结构,非常像某些文明在尝试进行初次接触时,会使用的、最基础的识别信号,或者……是在极端困境下发出的、最简洁的求救代码!”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陨石。玄明立刻意识到了其可能蕴含的巨大意义与风险,他毫不犹豫地将此发现列为联盟最高机密,并第一时间通过共鸣之石,尝试联系那远在星海深处的观察者——阿拉克。
阿拉克的回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迅速,仿佛这段微弱的外来信号,也引起了它某种层面的关注。其意识流依旧简洁、冰冷,不带有任何情感倾向:
“信号已记录。来源:未标记星域,坐标[无法理解的数据流]。信号特征分析:非吞噬者文明已知信号模式,能量签名差异度99.7%。非当前观察者协议列表内任何已知文明。信号强度:极微弱,估算距离:极其遥远,超出常规探测范围。信号状态:不稳定,能量水平持续衰减,疑似因距离过远、信号源能量不足或传输路径干扰导致,濒临中断可能性高。风险评估:未知。数据库无此文明记录,无法评估其社会结构、科技水平、文化倾向及潜在威胁等级。建议:保持监听,提升接收能力。在未获得足够信息前,谨慎接触。”
阿拉克的确认,如同最终的裁决,让联盟高层原本还存在的一丝侥幸或怀疑彻底烟消云散。
新的星空来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