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了玄明在一次深夜长谈时说过的话,当时他们正观摩一台初代的灵能耕作机在试验田里工作。玄明的语气平和而深邃:“工具无善恶,关键在于执器之心。利刃在手,可护家园,亦可伤无辜。灵能亦然,其光可照亮前路,亦可焚毁一切,存乎一心。” 这番话,点出了力量的本质是中性,取决于使用者的意志与道德。
他也想起了敖在得知烈山惨败后,那压抑着怒火的低吼,那声音仿佛带着远古雷霆的回响:“力量可以借,但人的血性不能丢!我们不能变成依赖外物的软壳虫!我们的孩子,必须知道石斧有多沉,必须懂得如何用自己的牙齿和爪子去搏杀!” 这番话,则道出了对人性根本、对文明特质可能被异化的深切忧虑。
两种声音,两种理念,在他心中激烈碰撞、交融、沉淀。一个想法,如同在混沌迷雾中逐渐显形的山峰,开始在他心中变得清晰、坚定起来。单纯的压制或偏袒任何一方,都将是灾难。必须找到一条路,一条能让旧干发新枝,让新芽接旧壤的道路。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让它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融合与共生。
他猛地转身,大步走下了望塔。木制的阶梯在他脚下发出沉闷的响声,仿佛是他内心决心的回音。他没有返回自己的居所,而是径直走向营地中心那栋最为高大、也最为古朴的石木结构建筑——大酋长敖的居所。
敖也未曾安寝,他正就着油灯的光芒,擦拭着一柄传承自先祖的巨大石斧,动作缓慢而专注,仿佛在与之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看到石虎深夜来访,他并未感到过多意外,只是用那双深邃如古潭的眼睛示意他坐下。
“你心中有风暴。”敖放下石斧,声音低沉。
石虎坦然迎向他的目光:“是的,酋长。一场关乎联盟未来的风暴。”他没有绕圈子,直接将自己在了望塔上的所思所感,以及那份逐渐成型的构想,和盘托出。他谈到传统美德的不可替代,也谈到灵能科技的必然趋势;他分析了两派对立可能带来的分裂风险,也阐述了自己对于融合之路的初步设想。
“我们需要改变的,或许不是力量本身,而是获得与使用力量的方式。”石虎的声音坚定而诚恳,“让我们的战士,在保有最坚韧的体魄和最无畏的勇气的同时,也能理解和运用新的力量,使他们如虎添翼。而不是让新技术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进而割裂整个联盟。”
敖沉默地听着,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石斧冰冷的斧刃。油灯的光芒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阴影,让人难以窥视他内心的全部波澜。他看到了石虎眼中的真诚,也听出了他方案中对传统价值的尊重与保留。良久,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将胸中的块垒也一同吐出。
“你的想法……很大胆。”敖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也有一丝松动,“我无法完全赞同所有细节,但我相信你的判断,相信你对部落、对联盟的忠诚。或许……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我可以不反对你的尝试,但你必须保证,战士的根本,不能丢!”
“我以战士的荣誉起誓!”石虎郑重承诺。
离开敖的居所,夜色已深,但石虎没有丝毫停留。他牵出战马,纵身而上,在清冷的月光下,向着悟道岩的方向疾驰而去。他需要另一个关键人物的理解与支持。
悟道岩上,玄明的静室依然亮着微光。他似乎在冥想,又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石虎风尘仆仆地闯入,带着一身夜的寒气。
“石虎将军深夜到访,必有要事。”玄明睁开眼,目光清澈如水,仿佛能洞悉人心。
石虎将他与敖的谈话,以及自己完整的构想,再次向玄明阐述。他强调,“融合”并非让灵能技术俯就甚至退步,而是要让其真正扎根于联盟的土壤,服务于每一个成员,从而获得最广泛的生命力。
“技术若只停留在高塔之内,终究是无根之萍,无源之水。”石虎看着玄明,“我们需要让所有部落的人,都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灵能带来的切实好处,而不是恐惧于它的陌生与强大。这需要灵技者们放下身段,走进田间地头,像最初的萨满医治病人、教导种植一样,去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玄明静静地听着,脸上无喜无悲,唯有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显示着他正在飞速思考。他欣赏石虎的格局与远见,这比他预想的单纯调解要深刻得多。石虎看到的,不仅是平息争端,更是文明演进的方向。
“将军此言,深得‘道’之三昧。”玄明缓缓颔首,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真正的力量,本当如此,润物无声,融入生活。贫道与灵理司,必将全力支持将军此策。”
得到了敖的默许和玄明的全力支持,石虎心中最后一块巨石落地。接下来的几天,他闭门不出,与少数精心挑选的、思想开明的将领和灵技者骨干,日夜推敲细节,完善方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