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论,让所有听到的研究员都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从脊椎升起,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他们面对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可供研究的、无生命的高效能量样本,而是一个与整个文明命运紧密相连的、活着的、需要极度谨慎对待的“器官”或“延伸体”。一种亵渎神圣与触碰禁忌的恐惧感,悄然弥漫开来。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种神秘连接的本质,以及碎片内部真正的能量产生与维系机制,从而评估潜在风险并寻找可能的替代路径,研究团队在经过数日的激烈争论和风险评估后,决定冒险启动一项更为激进、也更为凶险的探测方案。他们动用了从阿拉克知识库中艰难解析出的、被列为“禁忌级”的超微观灵识探测技术——“深潜术”。这项技术对施术者的精神力量、意志纯度以及对灵能的微观操控能力要求达到了变态的高度,且过程极其凶险耗神,灵识如同赤身潜入万米深海,要承受巨大的信息洪流冲击和未知能量结构的同化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对探测者的意识核心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乃至彻底湮灭。
在经过近乎仪式般的周密准备、布设下三重精神防护灵阵后,由玄明亲自主导——他的灵识最为凝练纯粹,对能量本质的理解也最为深刻——启院长及另外两名精神力量最强、专精于灵能结构学的研究员从旁辅助,四人组成的灵识链接小组,调整呼吸,将心神沉入绝对的空明。随后,他们将高度凝聚、纯化、如同四束无形探针般的灵识,小心翼翼地、以近乎无限慢的速度,刺向了那枚悬浮的、看似平静的碎片。
接触的瞬间,并非预想中的能量冲击或结构反馈,而是一种仿佛坠入另一个维度的、信息与感知的绝对洪流!四人构建的灵识防御几乎在瞬间就被冲得摇摇欲坠。那并非他们预想中的、类似高密度灵石内部规整的晶体结构或有序的能量流。呈现在他们“意识之眼”前的,是一个无法用任何寻常语言和几何概念描述的、复杂、浩瀚、且充满动态生命感的微观宇宙!
那是一个无限深邃、时刻处于流动和重组状态的动态拓扑网络。无数细微到超越感知极限、闪烁着不同频率和色彩、仿佛蕴含着独立信息单元的“意识光点”(他们意识到这并非真正的生物意识,而是某种更基础、更原始的、类似宇宙基本逻辑单元的东西),如同无尽黑暗虚空中的亿万星辰,通过无数条变幻莫测、时生时灭、遵循着某种超越当前数学理解范畴的规律的能量通道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无比繁复、立体、且每一刹那都在进行着难以计数的交互与演化的宏大结构。能量,并非简单地储存在某个特定的“位置”,而是在这个庞大网络的整体运转、在这些“意识光点”的相互作用与通道的开阖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仿佛是这个独特结构本身固有的一种存在属性,是这种“意识-能量”统一体动态平衡的外在表现。网络的每一次细微波动、每一次连接的重组,都精确地对应着外部能量输出的一次微小脉动。
玄明首先支撑不住,他那经过千锤百炼的灵识如同被无形的巨锤击中,猛地从那种超微观的感知状态中弹射出来,切断了与碎片的链接。他踉跄着向后倒退数步,直到后背抵住冰冷的金属墙壁才勉强站稳。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不见一丝血色,额头上渗出大量冰冷的虚汗,精神气息肉眼可见地急剧萎靡下去,仿佛在短短数息间经历了数年时光的摧残。他剧烈地喘息着,眼中残留着难以磨灭的、混合着极致震撼与某种敬畏的复杂光芒,声音微弱得如同耳语,却带着洞穿本质的明悟,断断续续地对围上来的其他人说道:“它……它根本不是什么……能量结晶或容器……它更像是一个……凝固的、微缩的‘意识宇宙’,或者说,是某种宇宙基本意识的……碎片化体现……能量的产生与维系,其根源……似乎与这种独特的、动态的‘意识’网络结构本身密不可分。我们之前……试图用传统的能量储存、释放、转换模型……去理解和利用它,可能……从根本上,方向就……全错了。”
这次代价巨大的深入探测,虽然未能完全解开碎片的奥秘,甚至带来了更多无法解答的疑问,却带来了颠覆性的认知转向,也让研究陷入了更深的、涉及哲学与物理本质的瓶颈。同时,一个明确无误、不容置疑的警告也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所有知情者的头顶,寒光凛冽:这枚共鸣石碎片,其价值在于作为无比珍贵的研究样本和理论参照物,用以启迪思路,验证猜想,但绝不能、也绝不应该作为可靠的、大规模应用的能源,尤其是绝对不能用于像“星轨计划”发射、或者未来任何需要瞬间爆发海量能量的场景。试图依赖它来直接解决能源问题,无异于饮鸩止渴,是在用整个文明的未来根基与存续可能性,去换取短暂而危险的技术突破,其行为与自杀无异。
在随后的内部紧急总结会议上,玄明强忍着精神的极度疲惫与阵阵袭来的眩晕感,对所有核心研究人员强调,他的声音虽然虚弱不堪,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与沉重:“我们必须彻底放弃……将碎片本身视为即用型能源的任何幻想,立刻终止所有高负荷能量抽取测试。我们的目标,必须转向……是理解其能量产生的根本原理,是尝试解读、模拟那种独特的‘意识-能量’转换与维系模型,而非贪婪地、短视地榨取碎片本身。真正属于我们联盟自己的、安全可控的、可持续的‘人造灵核’,必须也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智慧,结合阿拉克的指引,脚踏实地,从头摸索,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不会动摇文明根基的道路。”
希望的曙光虽然因为碎片的发现而曾短暂地、耀眼地亮起,但前路却因此显得更加迷雾重重、崎岖坎坷。而贸然前行、急功近利可能付出的惨痛代价,其阴影已然清晰地、冰冷地投射在每一位研究者的心上,沉重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时刻提醒着他们肩上所承担的责任之重。
喜欢天启之石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天启之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