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引用了辰砂通过内部渠道提交的分析报告中的观点:“正因为他们技术远高于我们,这次接触才可能成为我们文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契机!他们被困于‘维度异常’,或许正面临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困境,他们可能掌握着超越我们认知的能源利用方式、材料合成技术,甚至是应对‘吞噬者’这类宇宙威胁的知识!他们可能是潜在的盟友,是我们在黑暗森林中遇到的、同样渴望交流与生存的同伴!”
另一位支持者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激动:“宇宙文明间的首次接触,必然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纵观我们自身文明的发展史,哪一次重大的进步,不是源于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外部世界的交流?因噎废食,因为可能存在危险就彻底封闭自己,固然安全,但也意味着停滞,意味着放弃了文明升华的一切可能!我们不能永远活在恐惧的阴影里!”
“逐星者”的理念,在此刻与保守派的担忧形成了尖锐的对立。他们看到了风险,但更看到了风险背后那无限辉煌的可能性。他们认为,文明的本质在于探索与扩张,在于与更广阔的世界建立联系,而非龟缩于一隅,在内部纷争中消耗殆尽。
玄明端坐在主位之上,面色平静如水,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争论不休的双方。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来自两个方向的、截然不同的压力。一方是敖所代表的、沉甸甸的、为亿万生灵生存负责的现实主义与安全诉求,那是对已知威胁和内部脆弱性的清醒认知;另一方则是“逐星者”所代表的、充满激情与远见的理想主义与探索欲望,那是对未知知识、文明跃迁以及可能盟友的炽热渴望。
两种观点都有其深刻的道理,也都有其致命的弱点。完全退缩,固然安全,但可能错失文明晋级的钥匙,甚至在未来某个时刻,因为准备不足而面对更强大的、无法沟通的敌人时陷入被动。盲目冒进,则可能立刻招致毁灭性的打击,让联盟尚未完全绽放的文明之火骤然熄灭。
会场内的争论持续了许久,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保守派强调现实的危机与生存的第一性,探索派则高呼机遇的珍贵与文明进步的必然。气氛一度变得有些僵持。
就在争论似乎要陷入僵局之时,玄明终于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让嘈杂的议事厅重新安静下来。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玄明首先肯定了双方关切的核心点,这让对立的情绪稍稍缓和,“风险,确实存在,且可能远超我们的预估。但主动权的价值,同样巨大,不容忽视。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观察对方。我们看到了光影,听到了模糊的声音,却永远无法真正了解玻璃另一边的实体究竟是什么,是友是敌,是陷阱还是机遇。”
他停顿了一下,让话语中的含义沉淀到每个人心中,然后继续道:“一直被动下去,我们或许能获得一时的安全,但也将永远被隔绝在真相之外,我们的认知将被局限,我们的发展将受制于自身的想象力。这,同样是一种风险,一种缓慢但确凿的、文明停滞乃至衰退的风险。”
“因此,”玄明的语气变得坚定,“我提议一个折中的方案。我们既不选择完全的沉默与退缩,也不进行冒进的、全面的自我暴露。”
他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构想:“我们向RX-734星域方向,发送一段经过精心设计的、宇宙通用的‘问候’。这段信息,将不包含任何关于我们自身精确位置、文明程度、社会结构、科技水平、生物形态等具体信息。它应该是一段‘纯净’的、旨在表明我们存在和具备基础智慧的信号。”
“具体内容可以包括:最基本的数学公式序列,例如圆周率π的前若干位,自然常数e,质数数列。以及,一些我们认为可能具有宇宙普适性的、最基础的物理常数,例如光速、普朗克常数、万有引力常数等。这些是宇宙的‘通用语言’,是任何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智慧文明都有可能认知和理解的基础知识。”
玄明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束即将射向深空的电波:“这既表达了我们已经接收并初步理解了他们的信号,展示了我们是一个具备逻辑思维和科学认知能力的文明实体,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我们自身的核心信息。我们不清喊‘我在这里,我是谁’,我们只是吹响了一段独特的、不含具体语义但充满智慧韵律的‘口哨’。”
他环视众人,最后总结道:“这是一个试探,一个礼貌而谨慎的敲门砖。我们通过这段‘口哨’,观察对方的反应。他们是会无视?是会以同样的‘通用语言’进行更复杂的回应,表明交流的意愿?还是……会流露出任何一丝带有敌意或不善的迹象?根据他们的反应,我们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这既能让我们迈出主动接触的第一步,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又能将初始风险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