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院地下三百米,代号“基石”的绝密分析中心,此刻仿佛成为了时间与声音的禁区。空气被精密的维生法阵调节得恒温恒湿,却依然无法驱散那股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几乎凝成实质的沉重压力。这里是联盟防护体系的终极核心之一,墙壁与穹顶由熔铸了隔灵秘银与星辰金的合金整体浇筑而成,厚度足以抵挡战略级灵爆符篆的正面轰击。内层更是嵌套着多达七十二重、不断变幻运行模式的复合灵纹阵,它们如同活着的藤蔓,无声地蠕动流转,将内外一切形式的能量波动与信息交换彻底隔绝。
此刻,这间被命名为“静思堂”的主分析室内,唯一的光源来自于那面占据整面东墙、由液态灵能凝聚而成的巨型全息模拟屏。屏幕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其显示精度足以呈现原子级别的灵能轨迹。而现在,流淌于其上的内容,却让这科技的奇迹相形见绌。
以启明院长为核心,联盟内部在理论物理、高维灵能场论、量子玄学以及能源系统工程等领域堪称定海神针的顶尖学者,总计十七人,全部齐聚于此。他们平均年龄超过一百五十岁,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某个学科方向的权威,平日里或睿智深邃,或不怒自威,或疏狂不羁。但此刻,所有的个性与气质都被统一抹去,只剩下一种近乎朝圣般的专注与一种被强行撕裂认知框架后的巨大震撼。没有人试图交谈,连最细微的咳嗽声都被刻意压制,唯有模拟屏上那如星河般缓缓旋转、流淌的信息流,散发着幽蓝而神秘的光芒,映照着一张张屏息凝神、写满难以置信的面孔。
屏幕上呈现的,正是从RX-734星域那增强的回复信号中,经过“周天仪”超负荷运转数昼夜,才勉强剥离并初步解析出的技术片段——关于“初级可控核聚变约束场原理”的阐述。
这并非一套详尽无遗、按部就班的工程图纸或操作手册。它更像是一篇由某位超越时代的大师撰写的、高度凝练的学术纲要,摒弃了所有繁琐的中间推导和冗长的实验数据,直指能量掌控最本质、最核心的法则。然而,正是这看似不完整的“摘要”,其内蕴的颠覆性思想洪流,已足以让这些站在联盟知识金字塔顶端的头脑,经历一场天翻地覆的认知海啸。
信息流以一种奇异的、混合了抽象数学符号、动态能量场拓扑模型以及基于灵能相位谐波调制的特殊逻辑语言,共同描绘着一幅前所未有的能量掌控图景。它彻底抛弃了联盟乃至已知所有修行文明试图“束缚”和“征服”能量的传统思路——即依靠更强的材料、更庞大的灵压、更坚固的“灵笼”去强行压缩和点燃聚变燃料。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优雅与智慧的全新哲学。它提出构建一个由多重、高频交变、且频率与相位必须协调到令人思维都无法追踪其精度的复合灵能场。这些场并非独立的力,而是如同一个配合无间的交响乐团,在微观粒子的尺度上,通过精妙绝伦的场效应叠加与多维干涉,共同编织出一个动态稳定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形态的“能量生态巢穴”。
这个“巢穴”并非为了囚禁狂暴的恒星之火,而是为了“引导”与“呵护”。它利用场的内在拓扑结构,创造出一种奇特的时空曲率微环境,使得氘、氚等轻原子核在其中仿佛受到无形之手的温柔牵引,自发地、和谐地达到并维持着持续、稳定聚变反应所必需的极端条件——那足以汽化一切已知物质的极高温度与骇人密度。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原理中初步揭示了如何通过操控这个“生态巢穴”的场结构参数,像调节精密乐器般,高效、安全地将聚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远超化学能和常规灵能范畴的、近乎毁灭性的巨量能量,如同引导涓流般提取并转化利用。
屏幕上,那由无数幽蓝色灵能光线勾勒出的、不断变幻形态的约束场模型,已不再是冰冷的几何结构,它仿佛拥有了生命,如同一朵在微观世界绽放的、复杂而精美的宇宙之花,其运行逻辑彻底颠覆了联盟数万年能量技术发展史所积淀的“力大砖飞”的朴素认知。
“天啊……这……这思路……” 打破死寂的,是联盟等离子体物理学的活化石,白发萧然、面容布满岁月沟壑的墨衡院士。他伸出那双因长期接触高能灵流而布满细微灼痕与老年斑、此刻正抑制不住剧烈颤抖的手,虚虚地探向那全息屏幕,浑浊的眼眸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声音带着明显的哽咽与嘶哑,“我们……我们联盟,不,或许我们整个星球的修行文明,在能量掌控的道路上,从一开始就可能……可能走上了一条看似努力、实则笨拙无比的岔路!”
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但话语中的震撼却感染了每一个人:“我们一代代人,耗尽心血,追求更极致的灵压符文,锻造更耐高温的合金,设计更坚固的‘灵煅炉’,我们像一群固执的铁匠,只知道用更大的锤子去锻打那桀骜不驯的恒星之火,试图将它强行塞进我们设计的‘瓶子’里……却从未……从未想过可以换一种维度去思考!用如此精妙、如此充满神级智慧的‘场’的和谐共鸣,去构造一个……一个让聚变能够自发、稳定、甚至愉悦进行的‘生命温床’!这已不是单纯的技术代差,这是……这是认知维度上的天渊之别!这比我们最大胆、最离经叛道的设想,还要高明至少一个……不,是数个时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