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中所有的忧虑与决绝都喷薄出来,声音变得更加高亢,几乎是在呐喊:“因此,我以联盟千年基业为重,坚决主张,联盟必须立刻、马上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暂停所有不切实际的、分散我们精力和资源的星空探索计划!这包括那个雄心勃勃但远水难解近渴的‘月面前哨’,也包括所有对RX-734信号的进一步主动回应和深入研究!我们应该立刻集中我们所有的力量、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智慧!优先清除这个近在咫尺、随时可能从我们脚下最脆弱的地方钻出来、给予我们致命一击的心腹之患!星空的威胁?那毕竟遥远!或许千年、万年都不会真正降临!但地下的刀子,可是已经抵在了我们的腰间!我们不能,也绝不允许犯下舍近求远、本末倒置的致命错误!那将是对于孙后代的极度不负责任!”
这番措辞激烈、充满危机感的言论,立刻引起了在场不少保守派成员、安全至上主义者以及部分负责具体防御事务将领的强烈共鸣。他们纷纷点头附和,低声而急促地交谈着,认为这才是最务实、最负责任、也最符合当前危急局面的选择。资源的紧张、内部因理念不同而产生的裂痕,以及面对未知地底文明的本能恐惧,让他们倾向于先解决掉这个看得见、摸得着(至少威胁感无比真实)的“身边之患”。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同样身份尊贵、主管联盟工造司、技术发展以及“星轨计划”的长老便猛地拍案而起,脸上因对方被他视为“极端短视”的主张而涌起愤慨的红晕,声音洪亮如钟,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反驳道:
“荒谬!目光短浅至极!这是要将联盟的未来亲手扼杀在摇篮之中!”他的反驳如同出鞘的利剑,直指核心,“星空技术,无论是刚刚在实验室里绽放出微弱曙光、却代表着无限可能的聚变能源,还是旨在为我们文明争取宝贵战略纵深、摆脱被困于一隅之地的‘月面前哨’计划,哪一个不是关乎联盟未来百年、千年根基的伟业?!哪一个不是我们摆脱日益枯竭的灵石资源困境、实现文明层级真正跃迁的关键所在?!难道就因为一个藏头露尾、只知道在地底打洞、技术路径或许奇特但未必无懈可击的‘地心联盟’的威胁,我们就要因噎废食,自断臂膀,放弃进军星海的伟大征程,重新龟缩回这看似安全、实则脆弱的星球表面吗?!”
他转向最初发言的那位保守派长老,目光灼灼,仿佛要点燃空气:“收缩?全面防御?历史早已无数次证明,一味地被动防御,故步自封,最终只会导致技术的停滞、思想的僵化和文明的必然衰落!那‘地心联盟’为何如此处心积虑地觊觎我们的技术?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向上发展、向外开拓的潜力所带来的巨大威胁与机遇!这是一种对他们固有秩序的挑战!如果我们现在因为恐惧而放弃星空,全面转向地下防御,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自毁长城!我们将会被永远困在这颗星球的内斗之中,与地底的敌人进行永无休止的、消耗性的、看不到尽头的缠斗,直至最终耗尽我们所有的潜力、资源与希望!到那时,无论星空是福是祸,我们都将失去参与的资格!”
他的观点,同样代表了联盟内部众多致力于技术突破、心怀星空梦想的官员、学者和年轻一代的心声。格物院的许多研究员,尤其是那些亲身参与了聚变原理验证、为那三秒蓝色光芒而热泪盈眶的学者,以及那些废寝忘食设计月面基地模块的工程师们,脸上都露出了深以为然甚至有些激动的表情。让他们放弃这即将触及人类知识边界的探索,转而去应对一个完全陌生、充满未知与压抑的地底战争,无论是从情感、理想还是专业追求上,都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倒退和牺牲。
就在两派观点激烈碰撞,会场内议论声渐起,气氛趋于白热化之际,一个更加尖锐、也更直指联盟命脉核心难题的声音响起,来自一位负责联盟财政、资源调配与民生经济的核心官员。他并未直接支持任何一方,而是皱着眉头,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与忧虑,用一枚玉符调出了一面占据半边墙壁的巨型光幕,上面清晰地、冰冷地罗列着联盟目前几个巨型项目未来五年的资源消耗预估曲线与人力需求模型。
“诸位尊者,请暂且搁置理念之争,让我们都冷静下来,看看这些冰冷的数据和无法回避的现实。”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精准地剖开了所有激情辩论下的残酷基底,“‘月面前哨’计划,仅仅是初期奠基阶段,其投入就将占据我们年度灵材、稀有金属、高阶灵石总预算的接近百分之三十五!这还不包括后续持续的模块发射、基地扩建、生命维持以及人员轮换所带来的、如同无底洞般的长期成本!对RX-734信号的持续高精度监控与深度破译,以及那项聚变原理从实验室验证走向哪怕是最小规模工程化尝试,同样需要抽调大量顶尖的、不可替代的科研人才和极其珍贵的研究资源,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强化我们的防御或改善民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