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辰砂自己也几乎要放弃,认为这次尝试同样徒劳无功之时——
一次微不可察的能量涟漪,仿佛投入古井的石子,在她的灵识感知中荡漾开来。
不是之前那种狂暴混乱的信息碎片,也不是模糊不清的能量干扰。这一次,或许是众人汇聚的灵能波动,恰好与遗迹内部某种残存的、维持最低限度信息完整性的基础频率产生了奇妙的谐频共振。
黑暗的虚空骤然发生了变化。
如同老式的胶片电影开始转动,又如同沉睡的眼睑缓缓抬起。她的“眼前”——或者说,她的意识感知中——不再是破碎的词语和扭曲的图像,而是一段相对清晰、连贯、充满了沉浸感的“记忆”影像流。它并非通过视觉和听觉传递,而是直接作用于她的意识本身,将一段尘封的往事,以一种超越感官的方式,直接“烙印”在她的灵魂深处。
她“看”到了一个世界。
一个繁荣、壮丽、充满生机与智慧的星球。天空是清澈的银蓝色,大地之上,遍布着并非由钢筋水泥,而是由某种流动的、仿佛具有生命力的银色材质构建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形态优雅而奇特,如同巨大的、不断缓慢生长的水晶森林,又如同精密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在恒星光线下闪烁着柔和而充满活力的光辉。
更令人震撼的,是那充斥于天地之间的、无形的“网络”。无数代表着个体意识的、温暖而明亮的光点,通过一张庞大到覆盖整个星球、无形无质却又真实存在的“灵能共鸣网络”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思维在这里共享,知识在这里瞬间传递,情感在这里共鸣。没有误解,没有隔阂,整个文明仿佛一个巨大的、和谐的超级意识体,以远超个体智慧叠加的惊人速度,在艺术、科学、哲学等所有领域飞速发展。他们自称“守望者”,目光早已投向了星辰大海,充满了自信与探索的渴望。
这辉煌的景象让辰砂的意识都为之颤栗,那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她无法想象的文明形态。
然而,美好的幻象急转直下。
某一天,没有任何预兆,一股无形的力量,如同宇宙深空本身渗透出的寒意,悄然降临。它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概念,一种规则,一种……“静默低语”。它没有形态,没有声音,只有一种冰冷的、试图将一切归于虚无的意志。它沿着那张引以为傲的、连接着所有“守望者”的灵能共鸣网络,如同病毒沿着血管和神经,开始了最迅速、最彻底的入侵与传播。
被这股“低语”接触、感染的意识光点,并不会立刻消亡。它们会先是变得迟钝,色彩黯淡,仿佛蒙上了一层灰尘。紧接着,个体独特的思维波动开始减弱,情感的涟漪逐渐平复。最后,这些光点会彻底失去自我,变得麻木、空洞,如同被吹熄的灯火,融入那片无边无际、冰冷死寂的“静默”之中。它们曾经是温暖的星辰,如今却化为了黑暗宇宙背景的一部分。那张曾经象征着文明辉煌的灵能网络,此刻成了传播这场意识瘟疫最快、最无法防御的通道。绝望如同瘟疫本身,在网络中疯狂蔓延。
辰砂的“视角”跟随着一段残存的、充满惊恐与悲怆的集体记忆。她“感受”到无数意识在无声地尖叫,在挣扎,试图切断那曾经带来无限荣光的连接,却发现深度的融合使得“断开”本身变得无比艰难,如同撕裂自身的灵魂。她“看”到银色的城市一座接一座地黯淡下去,不再有思维的流光穿梭,只剩下冰冷的、毫无生气的物质外壳。文明的灯火,正在以光速熄灭。
最终,残存的、尚未被完全同化的“守望者”们,在绝望的深渊中,做出了一个痛苦而决绝的最后选择:动用他们所能掌控的最后、也是最极端的力量,强行、永久性地断开所有个体之间的深度灵能连接!
这是一场文明的自我肢解。为了不被那“静默低语”一网打尽,为了保留文明最后的、独立的火种,他们亲手摧毁了赖以崛起的基石。
影像中,那覆盖星球的宏大网络,如同被无形巨力拉扯的蛛网,猛地绷紧,然后在一阵席卷全球的、无声的能量风暴中,寸寸断裂!无数尚未被感染的意识光点,在连接断开的瞬间,如同被狂风吹散的萤火,失去了彼此的联系,陷入了永恒的、个体的孤独之中。他们化整为零,乘坐着匆忙准备的方舟,向着宇宙的各个方向,开始了漫无目的的、绝望的逃亡。
而这座月面基地,就是“守望者”文明其中一个前哨站,其最后的使命,并非逃亡,而是负责观测深空,预警可能到来的威胁,并将这用整个文明近乎覆灭的代价换来的血泪教训,留给后来者。
影像的最后,一段凝聚了最后留守者所有意志、充满了无尽悲怆与警告意味的信息流,如同烙印般,清晰地呈现在辰砂的意识中:
“……网络……是桥梁,也是陷阱……‘低语’沿网而来……它渴望……共鸣……它吞噬……连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