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
苏定接到消息时,内心狂喜得几乎要跳起来,脸上却立刻装作若无其事地快步赶往养心殿。
一进殿门,看到李东凝重的神色,苏定便“踉跄”一步。
“李总管,父皇他怎么了?”
李东躬身行礼:“殿下,陛下……驾崩了。”
“什么?!”
苏定脸色瞬间煞白,双腿一软,险些摔倒,随即猛地扑到庆帝床前,双手抱住庆帝的胳膊,放声痛哭起来。
他涕泪横流,额头抵在床沿,肩膀剧烈颤抖,看上去悲痛欲绝,眼中却飞快地闪过一丝得逞的阴狠。
“父皇!父皇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儿臣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你啊!”
他哭喊着,声音嘶哑,情真意切,任谁看了都会动容。
李东走上前,轻声劝慰道。
“殿下,节哀顺变。陛下已然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接下来还请您主持朝廷大局,尽快为陛下筹办后事,稳定朝纲。”
苏定缓缓抬起头,重重点头。
“李总管所言极是,父皇在天有灵,也不愿看到朝局动荡。”
他站起身,抹去脸上的泪水,“传本宫的命令,让后宫嫔妃即刻前来养心殿,见父皇最后一面;同时通知内阁大臣、六部尚书,速来宫中议事!”
一刻钟后。
后宫嫔妃们身着素衣,神色慌张地赶到养心殿。
当看到床榻上双目紧闭、已然没了气息的庆帝时,殿内瞬间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陛下!您怎么就这么丢下臣妾走了啊!”
嫔妃们或瘫坐在地,或扶着床沿,哭得肝肠寸断。
其中陈贵妃哭得最为悲痛,发髻散乱,泪水湿透了衣襟,整个人几乎晕厥过去。
可若仔细看便会发现,她垂在身侧的手悄然攥紧,眼底深处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狂喜。
庆帝死了,她的儿子苏定,终于能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了!
不到半个时辰,内阁大臣们便顶着寒风,匆匆赶到养心殿。
一路上,几人满脸疑惑,相互对视着低声议论:
“这时候紧急宣召入宫,莫不是出了天大的事?”
“方才见东宫方向动静不小,难道是陛下……”
“不可能吧?怎么会突然……”
他们几次询问带路的太监,可太监只说“养心殿有急事”,半句多余的话也不肯说,更让众人心中的不安愈发浓烈。
直到踏入养心殿,看到床榻上盖着明黄色锦被的庆帝,以及殿内哭哭啼啼的嫔妃,众大臣脸色骤变,如遭雷击。
“陛下……驾崩了?”
丞相刘百川颤声开口,眼中满是震惊与慌乱,“怎么会这么突然……眼下秦军南下,国家正是动荡不安之际,陛下这一走,可麻烦了!”
“是啊!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是消息传开,不仅民心会乱,前线将士的士气也会受影响,搞不好还会引发内乱!”
“必须尽快稳定朝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大臣们纷纷低声议论,脸上满是焦灼,原本就紧绷的局势,因庆帝的突然驾崩,更添了几分危机。
苏定强压着心中的狂喜,脸上依旧挂着悲痛的神色,对众大臣沉声道。
“诸位大人,此处不是议事之地,随本宫到偏殿详谈。”
众人立刻收敛心神,跟着苏定来到偏殿。
刚落座,刘百川便率先开口,语气凝重。
“如今陛下已然薨逝,当务之急是尽快稳定朝局、安抚人心。
秦军正在南下,云州之战关乎国运,若是因皇位空置引发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老臣提议,让太子殿下即刻登基,以天子之威统筹全局,应对眼下的危机!”
“刘丞相所言极是!太子殿下德才兼备,早已监国多年,登基名正言顺!”
“臣附议!请太子殿下即刻登基,稳定朝纲!”
大臣们纷纷点头附和,此刻没人敢提出异议——稳定大局才是首要之事,苏定作为太子,本就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苏定心中欣喜若狂,他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多年的隐忍与谋划,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他强装着悲痛,眼眶泛红地开口。
“如今天下动荡,秦军压境,父皇骤然离世,本宫心中悲痛万分。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大庆江山,为了天下百姓,本宫责无旁贷。”
“因此,本宫希望诸位大臣能够齐心协力,将父皇驾崩的影响降到最小。
父皇的丧事一切从简,登基大典也不必铺张,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支援云州前线,早日将秦军击退!”
礼部尚书立刻出列躬身。
“殿下深明大义!臣以为,需尽快昭告大义,将陛下逝世的消息与太子殿下继位的喜讯同步传开,让天下人知道大庆后继有人,以安民心、稳军心!”
“准奏。”苏定点头同意,目光扫过众人,“礼部负责后续所有事宜,包括陛下的丧事与登基大典;内阁与兵部继续督办援军与粮草,务必确保云州前线无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