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地脉节点与不速之客
虚像馆的经历如同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境,但其带来的影响却是真实而深远的。那些被救出的“灵媒”在秦清安排的秘密医疗机构中接受评估,他们精神严重受创,记忆支离破碎,基本失去了继续“从业”的能力,关于虚像馆和白夜的记忆更是模糊不清,仿佛被某种力量刻意抹去。这起离奇的连环失踪案,最终以受害者集体精神失常为结论,暂时画上了一个潦草的句号。
林守墨的生活看似回归了日常辅导员的状态,但他内心的波澜却未曾平息。白夜留下的那道冰冷法门,如同在他脑海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他开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尝试按照那奇特的方式去“感知”。
起初并不顺利。天枢府的传承讲究的是引动天地元气,契合阴阳五行,中正平和。而白夜的法门,更像是一种直接“窥探”世界底层代码的“黑客”行为,冰冷、直接,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霸道。林守墨需要摒弃许多固有的修行习惯,将自身灵觉调整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度敏感而又极度“空无”的状态。
夜深人静时,他独自坐在公寓地板上,摒弃杂念,意识跟随着那法门的指引,如同细微的触角,缓缓沉入脚下的大地。不再是过去那种模糊的能量感应,而是试图去“聆听”更深层、更基础的“律动”。
几天枯燥而艰难的尝试后,在某一个心神彻底沉静的瞬间,他“听”到了。
那并非声音,而是一种极其微弱、却浩瀚无边的“脉搏”。仿佛整座青州大学,乃至更广阔的青州市地下,都流淌着一条条无形的、由能量和信息构成的“河流”与“根系”。它们交织成网,复杂而精妙,维系着这片土地的生息与稳定。这就是白夜所说的“地脉”?或者说,是世界基础结构的一部分?
这种感知极其模糊,时断时续,如同隔着毛玻璃看东西。但这对林守墨而言,已经是突破性的进展。他感觉到,体内那沉寂的“枢”之力,在与这种地脉“脉搏”产生微弱共鸣时,似乎变得……温顺了一些,不再那么难以触碰。
**(承)**
就在林守墨初步窥见地脉奥秘的同时,白夜也并未从校园中消失。他依旧我行我素,是那个神秘而引人注目的转学生。只是,他不再进行那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仿佛失去了兴趣。更多的时候,人们看到他独自在校园一些偏僻的角落出没——比如废弃的钟楼顶层、老图书馆后方无人问津的庭院、或者那片曾与墨渊初战的后山植物园深处。
他的行为也变得有些奇怪。有人看见他对着空无一物的墙壁低声自语;有人发现他长时间凝视着地面,仿佛能看穿地底;甚至有一次,一个晚归的学生信誓旦旦地说,看到白夜站在月光下的喷水池边,池水倒映出的却不是他的影子,而是一片旋转的星云。
这些传闻自然传到了林守墨团队耳中。
“这家伙又在搞什么鬼?”陈昊皱着眉头,他对白夜依旧充满不信任,“神神叨叨的,肯定没安好心!”
苏小婉则有着不同的感受。她的灵觉比常人敏锐,虽然无法像林守墨那样感知地脉,却能隐约察觉到,白夜停留过的那些地方,残留的能量气息虽然依旧冰冷,却少了几分之前的戏谑和恶意,反而多了一种……难以形容的“专注”,仿佛在寻找或者计算着什么。
“林老师,我感觉他……好像不是在玩,而是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苏小婉犹豫着说出自己的看法。
赵明宇试图用技术手段分析白夜的行为模式,但数据过于零散诡异,难以得出有效结论。“他的行动轨迹没有明确逻辑,但频繁出现的几个点位,我标注出来了。”他将一张校园地图投影出来,上面有几个被标记的红点,“这些位置看起来没什么关联,但如果结合城市古老地图和一些风水学说残卷来看……似乎都处于一些传统的‘节点’或‘穴眼’附近。”
林守墨看着地图上的标记,心中一动。这些节点,与他模糊感知到的地脉网络中一些能量流转的关键点,隐隐有所重合!白夜果然也在关注地脉!他想做什么?
平静的日子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秦清再次联系林守墨,这次的事情更加棘手。
青州市边缘,一个正在施工的大型地铁延长线工地,出了怪事。不是普通的工程事故,而是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诡异现象——隧道深处,负责勘探的工程人员接二连三地出现精神恍惚、产生幻觉,声称在岩层中看到了扭曲的人脸和听到古老的呓语;最先进的地质探测设备在特定区域会集体失灵,屏幕上只剩下雪花和无法解析的乱码;甚至有夜班保安报告,看到隧道尽头的黑暗中,有如同水波般荡漾的、不祥的幽绿色光芒。
施工方起初以为是瓦斯泄漏或地质问题,但反复检测排除了所有已知可能性。事情越传越玄,工人们人心惶惶,工程彻底停滞。由于涉及可能的超自然因素,案件被转到了秦清的特刑支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