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定了,执行立刻跟上。
首先,优化“雇主形象”。他们重新设计了工作室的官网和各大招聘平台的主页,不再只是简单介绍,而是将市政府项目的成功案例、技术亮点、团队文化(尤其是那种并肩作战、技术至上的氛围)作为核心卖点突出展示。沈清寒甚至动用了一些学术人脉,在一些高校相关的论坛和群里进行了低调的推荐。
其次,精准投放职位描述(JD)。陆宇亲自操刀,摒弃了那些千篇一律、充满“行业黑话”的JD,而是用真诚、热情又具体的方式描述了每个岗位的职责、挑战以及他们能提供的——不仅仅是薪资,还有技术成长空间、股权激励的可能性、以及参与一个从无到有、可能影响城市智慧化进程项目的成就感。
然后,严格的筛选流程。简历如雪片般飞来,其中不乏被高薪吸引的“面霸”,也有真正对他们项目感兴趣的技术爱好者。陆宇和核心团队亲自筛选,不仅看技术匹配度,更看重对技术的热情、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面试过程更是别具一格。 often是在工作室进行,候选人会看到真实的、略带凌乱但充满技术氛围的工作环境,面试官就是未来的同事甚至直接上级。技术问题往往来源于他们实际项目中遇到的真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更看重解决问题的思路。陆宇甚至会花相当长的时间,向候选人描绘析模的愿景和面临的挑战,坦诚目前的困难和未来的机遇,寻找那些眼神会发亮、愿意共同冒险的“同路人”。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他们拒绝了很多技术不错但明显只是寻求一份安稳工作的候选人,也遇到了一些眼高手低、对薪资期望不切实际的人。
但终于,在经过层层筛选和几次略显煎熬的等待后,他们迎来了第一批新成员:
一位是从某中型互联网公司挖来的后端架构师,三十出头,技术扎实,对云原生和分布式系统有深厚经验,看中了析模的技术挑战和早期员工的身份,愿意降薪加入,负责技术底座升级。
两位是重点名校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基础极好,充满锐气和学习欲望,对析模做的项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一位是有过一年工作经验的前端工程师,作品集令人印象深刻,对用户体验有近乎偏执的追求。
当这些新面孔带着些许好奇和期待,走进这间并不宽敞甚至有些拥挤的工作室时,陆宇知道,析模科技翻开了新的一页。
他站在白板前,对着新旧成员,再次画下了那幅关于未来模块的宏伟蓝图,但这一次,他的声音更加自信和坚定:
“欢迎加入析模!这里可能没有大厂的咖啡厅和健身房,但我们有最硬核的技术挑战、最直接的成长路径、和最值得奋斗的梦想!我们的目标,从来不仅仅是做一个项目,而是要用我们的代码,真正改变些什么!”
他指向白板上星海科技的名字,眼神锐利:
“他们很强,但我们,正在变得更强。未来,是属于敢想敢拼的我们的!”
新老成员的目光交织在一起,有期待,有挑战,更有一种共同创业的激情在悄然滋生。
喜欢大学:看我如何融化冰山女教授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学:看我如何融化冰山女教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