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方案提交后的等待期,仿佛一场漫长的缓刑。工作室里的空气混合着期待、焦虑以及一丝不敢宣之于口的乐观。每个人都尽力让自己忙碌起来——处理第二模块的日常维护、跟进一些零星的小项目、继续优化内部技术架构——但所有人的心思,都不可避免地系在那份已经送出的、厚重的方案书上。
陆宇表面维持着镇定,但频繁查看邮箱和手机的动作,以及眉宇间那抹难以化开的凝重,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陈峰变得有些易怒,一点小bug都能让他烦躁半天;陈浩则更加沉默,常常对着屏幕发呆;张志远推眼镜的频率明显增高;就连新来的秦峻、王锐等人,也感受到了这种无形的压力,做事格外小心翼翼。
沈清寒来过几次,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紧绷的氛围。她没有过多打扰,只是默默地为陆宇带来他喜欢喝的咖啡,有时晚上会陪他加班,安静地在一旁看书,用这种无声的方式给予支持。
决定命运的电话,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周三下午响起。
当时陆宇正在和秦峻讨论一个云服务配置的细节,手机屏幕上显示出信息办刘主任的号码。他的心脏猛地一跳,深吸一口气,对秦峻做了个稍等的手势,拿着手机快步走向里间的小办公室。
整个工作室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所有敲击键盘的声音、讨论的声音都瞬间消失。陈峰、陈浩、张志远,以及几位新成员,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聚焦在那扇紧闭的门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变得异常缓慢而煎熬。
大约五分钟后,门开了。
陆宇从里面走出来,脸上没有什么明显的表情,甚至看不出失望或者愤怒,只有一种极致的、仿佛抽空了所有情绪的平静。但这种平静,却比任何崩溃的迹象都更让人心惊。
他走到工作室中央,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写满紧张和期盼的脸。
短暂的沉默后,他开口了,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像重锤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结果出来了。第三模块……星海中标。”
话音落下,工作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知道星海是强大的对手,但当失败真的被如此直接而残酷地宣判时,那种失落和打击依然是难以承受的。
陈峰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脸色铁青,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陈浩低下头,双手捂住了脸,肩膀微微塌了下去。
张志远摘下了眼镜,用力地捏着眉心,久久没有抬头。
王锐和李静两个新人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无措和惋惜。秦峻眉头紧锁,若有所思。赵琦则叹了口气,默默合上了正在设计的UI稿。
一种沉重的、令人窒息的气氛迅速弥漫开来,取代了之前所有的期待和努力。
陆宇看着大家,继续用那种平静得近乎残忍的语气说道:“刘主任说,我们的技术方案和创新性得到了高度评价,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星海更贴合实际需求。但是……星海的整体平台优势、尤其是他们在大型项目管理和跨区域协同上的成熟经验,以及……他们给出的后期运维保障承诺,是市政府更看重的。”
他顿了顿,补充了最后,也可能是最致命的一点:“而且,他们的最终报价,比我们低了百分之八。”
百分之八。一个看似不大的数字,却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在预算审批越来越严格的当下。
技术输了?也许没有完全输。
但综合实力、品牌背书、以及残酷的价格战,他们确实输了。
“妈的!”陈峰终于忍不住骂了出来,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和不甘,“又是这一套!平台大!经验足!价格低!他们除了拿这些压人,还会什么?我们熬了多少夜掉了多少头发才做出来的方案,就比不上他们那套到处复制的模板吗?”
他的抱怨,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那种倾尽全力却依然败给“现实”的无力感,像冰冷的潮水般淹没了每个人。
陆宇没有阻止陈峰的发泄,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等他的声音落下,才缓缓开口,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抱怨解决不了问题。输了就是输了。我们必须承认,在某些方面,我们确实和星海这样的巨头有差距。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认清现实。”
他走到白板前,看着上面还残留着的关于第三模块的构思和架构图,拿起板擦,却没有立刻擦掉。
“但是,兄弟们,新同事们,”他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起来,“这就意味着我们失败了吗?就意味着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吗?”
他的目光扫过陈峰、陈浩、张志远,扫过秦峻、王锐、李静、赵琦。
“我不这么认为。”他斩钉截铁地说,“第二模块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技术能力和执行力。这次第三模块的竞标,虽然没赢,但我们的方案得到了认可,这证明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同样有价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