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深处,绝对的黑暗与死寂重新主宰了玄渊栖身的溶洞。空间屏障以最低能耗运转,将一切隔绝于外,只余下道胎奇点平稳而深沉的运转嗡鸣。吞噬漩涡的狂暴余韵早已平息,但那源自混沌本初的“吞噬”意志,却如同烙印般深深铭刻在道胎的核心算法中,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令人心悸的本能。
玄渊盘坐如石,暗金与银白交织的瞳孔在黑暗中闭合。识海深处,混沌道胎奇点正以前所未有的专注度,处理着那场金属核心吞噬战留下的、堪称海量的信息洪流。与金行本源的极限淬炼数据、空间迷宫引导模式的实战优化参数、以及……最核心的,“吞噬漩涡”从濒死自主激发到最终运行的每一个能量节点、法则干涉的瞬间!
这不是简单的复盘,而是对自身核心能力一次触及本质的……**深度解构与模型重构**。
【混沌归源·吞噬漩涡(初级)数据模型解析:进度35.7%…】
【核心问题:能量消耗阈值过高(>15%道胎储备/次)。激发机制依赖极端压力/高能刺激(不可控)。运行稳定性不足(能量逸散峰值波动>±5%)。】
【优化路径推演:降低激发能量阈值…提升核心混沌归源符文对空间结构的锚定效率…引入金行锋锐法则碎片优化漩涡边缘切割/束缚效能…模拟不同属性高能环境下的激发响应…】
道胎的“思维”如同冰冷的超算阵列,以吞噬漩涡的原始数据为基石,疯狂构建、迭代着更稳定、更可控的优化模型。每一次推演,都伴随着对混沌归源本质更深一层的触碰。一丝丝源自归墟本源的、冰冷而纯粹的“吞噬”道韵,在奇点深处悄然滋生、沉淀。
神魔骨臂平放膝上,暗金色的臂骨表面,那些在极限淬炼后自然形成的细微棱线与混沌漩涡纹路,在绝对的黑暗中流转着内敛的微光。指尖无意识地微微颤动,每一次微动,其前方的空气便无声无息地被切开一道细微的、需要数息才能被主陆稳固空间法则修复的裂痕。这是纯粹物理锋锐与空间切割雏形的完美融合,是金行法则亲和激活后最直观的体现。
【神魔骨臂空间切割(雏形)效能:微幅提升。能量消耗:↓0.5%。】
【金之法则亲和性:稳定维持(+0.001%)。对空间屏障锐气反伤特性增益:+0.3%。】
空间屏障本身,也因吞噬了部分漩涡残余能量与金行法则碎片,结构变得更加致密坚韧,被动反伤的那一丝微弱锐气,也带上了一点空间切割的锋锐意味。
时间在深沉的解析与沉淀中流逝。当道胎对吞噬漩涡模型的解析进度突破50%,一个更精微、能耗降低约8%、稳定性提升12%的“优化版1.0”虚拟模型在奇点深处初步构建完成时,玄渊缓缓睁开了双眼。
银白的右瞳在黑暗中亮起,穿透厚重的岩层,扫向更深、更广阔的地底世界。能量饱和度稳定在4.05%,吞噬漩涡的优化需要时间沉淀,此地已无价值。
神魔骨臂抬起,指尖暗金微芒流转,混沌归源之力(法则剥离)混合着一丝金行锋锐,无声无息地点向前方岩壁。坚硬的岩石如同被无形的利刃切开,又被无形的力量分解、吸收,效率比之前提升了近一倍!一条新的甬道无声延伸。
【混沌归源(法则剥离·土石):效率↑↑。能量逸散:↓0.4%。】
【空间屏障强度:微幅淬炼(+0.02%)。】
他再次化身地底的幽灵,在黑暗与岩层中穿行。方向,依旧是远离已知威胁区域,向地底未知的深处探索。银白右瞳的视野中,能量与结构的图谱更加清晰:土黄的地脉能量流、灰黑的地煞污浊、矿物精华的微弱光点…一切都如同摊开的地图。
这一次的移动,玄渊的感知方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再是单纯依赖右瞳的空间视野被动扫描。他尝试着,将一缕极其微弱、融合了混沌归源“剥离”意志与新掌控的“吞噬”道韵的神念,如同无形的触须,顺着神魔骨臂与岩石的接触点,极其缓慢、极其谨慎地……**向外延伸**。
这缕神念触须,不同于寻常修士的神识。它不带有强烈的生命气息或能量波动,反而带着一种近乎“同化”的、源自混沌与归墟的“空”与“无”的特性。它如同最微小的寄生虫,悄无声息地融入接触到的岩石、矿物、乃至流淌的微弱地脉能量之中。
嗡…
一种极其模糊、却又无比真实的“触感”,顺着这缕神念触须反馈回来!
不再是单纯的视觉能量图谱!而是……**质感**!
手中岩石的致密与古老…前方某种金属矿脉的冰冷与坚硬…侧方一条潜流的地脉能量的粘稠与厚重…甚至更远处,一片地煞淤积区域的污秽与侵蚀性…都如同最细微的纹理,被这缕融合了归墟道韵的神念……**触摸、感知、解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