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水脉的冰冷沉寂被彻底抛在身后。玄渊的身影如同融入阴影的流水,沿着岩层缝隙向上层区域无声穿行。空间屏障稳定运转,金蓝翠红四色微光在屏障深处流转不息,形成完美的五行微循环,将一切气息、波动乃至存在的“痕迹”都收敛到极致。SS-级的匿踪效能,配合指尖偶尔点出的、转瞬即逝的“归墟之涡”,将他途经的路径上残留的、最微观层面的空间褶皱、能量尘埃乃至物质微粒,都彻底湮灭于无形。
【空间屏障匿踪效能:SS-级(稳定)。环境适应性:SS(五行流转增益)。】
【归墟之涡(痕迹清理):应用效率:S+。消耗:0.3%。】
【暴露风险:0.3%(持续监测中)。】
冰冷的提示在识海划过,如同最精确的仪表盘读数。混沌道胎奇点在5.01%的饱和度下平稳运转,五行流转雏形带来的稳定性与效能提升,让道胎的推演算力、能量转化效率以及对核心能力的掌控,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吞噬漩涡”稳定化模型(优化版1.2)的推演进度已突破85%,那狂暴的终极形态,正在五行流转的调和下,逐渐被驯服。
银白右瞳穿透厚重的岩层,视野中能量图谱的清晰度与解析深度远超从前。金行的锋芒轨迹、水行的沉寂潜流、木行的生机脉络、火行的暴烈节点,乃至土行的厚重基底,都如同被重新渲染上更鲜明的色彩,彼此间流转相生的微弱联系也清晰可见。
目标明确:星尘古路支点。
那处深埋于紫电毒蛟巢穴核心地底、曾引发空间共鸣与致命追杀的异常节点坐标,此刻如同黑暗海图上一颗被精准标记的孤星,在道胎灰雾数据库深处恒定闪烁。水行沉寂法则亲和性的激活,极大提升了玄渊对空间波动的感知精度与抗干扰能力,对那节点散发的、与“归墟回廊”同源的、微弱而特殊的空间韵律,感知也愈发清晰。
【目标坐标关联性:空间共鸣预判契合度:↑至92.1%。】
【规避路径推演:完成(完美绕开毒蛟活跃区域,利用深层水脉/惰性岩层匿踪)。】
数日后,玄渊的身影出现在一片被厚重、古老玄武岩层覆盖的深层地底空间边缘。这里距离当初遭遇毒蛟的沼泽核心区域已有相当距离,但地脉能量的流向与空间结构的微妙张力,都隐隐指向更深处那个目标。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并非来自生灵,而是源于空间本身的……**异常褶皱**。寻常修士难以察觉,但在玄渊的银白右瞳与道胎的空间感知中,这片区域的稳固空间法则如同平静湖面下隐藏的湍急暗流,变得扭曲、紊乱。无数细微的空间褶皱如同老树盘根,杂乱地交织、堆叠,形成一片天然的、充满未知风险的……**空间迷宫**。
【环境:深层空间褶皱区(天然空间迷宫)。】
【威胁:空间结构不稳定(随机褶皱撕裂风险),能量感知扭曲,方向迷失风险:高。】
【价值:天然匿踪屏障(隔绝内外探测)。】
玄渊站在空间迷宫的入口,冰冷的意念毫无波澜。这里,是接近“星尘古路支点”的必经之路,也是毒蛟那强横妖识与雷霆领域难以穿透的天然屏障。
“奇点…视界…”
识海中,混沌道胎奇点核心那点深邃的黑暗(吞噬漩涡印记),在五行流转之力的浇灌下,骤然……**向内塌缩至一个无法理解的奇点**!一股超越三维感知的、源自混沌归墟本源的“洞察”意志,被瞬间激发!
嗡!
玄渊银白的右瞳深处,冰寒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的虚无与洞察**!眼前的景象瞬间变了!
不再是能量图谱与空间褶皱!整个世界在他眼中,褪去了所有色彩与形态,只剩下……**点、线、面构成的、冰冷而绝对的几何结构**!厚重的岩层是无数致密几何体的堆叠;扭曲的空间褶皱是无数弯曲、断裂、相互嵌套的线条;流淌的地脉能量是沿着特定路径流动的几何光带;而那深处散发特殊空间韵律的“星尘古路支点”,则是一个由无数复杂到极致、不断旋转坍缩的几何螺旋构成的……**奇异节点**!
更关键的是,在这纯粹几何的“奇点视界”中,这片天然空间迷宫的运行逻辑、能量流向、结构脆弱点、乃至通往核心节点的……**唯一安全路径**,都如同被解构的精密图纸,清晰地呈现出来!任何试图用常规空间感知或能量扫描穿透此地的行为,都将被扭曲的褶皱误导、撕裂,但在这奇点视界下,一切伪装与陷阱……**无所遁形**!
【核心能力衍生:‘奇点视界’(高维几何解构)激活!】
【触发条件:道胎饱和度>5% + 混沌归源洞察意志 + 五行流转稳定加持。】
【效能:绝对空间结构解析(无视扭曲/幻象),最优路径推演(实时),威胁节点标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