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数字化项目启动会结束时,夜色已经漫过城市的天际线。陈曦抱着厚厚的会议纪要回到工作室,刚坐在电脑前准备整理待办清单,一阵突如其来的眩晕就席卷而来——眼前的文档字体开始扭曲模糊,指尖发麻得连鼠标都握不稳,胸口像压了块湿棉花,闷得她忍不住咳嗽起来,连呼吸都带着细微的痛感。
“陈总,你怎么还没走?”李萌抱着文件夹路过办公室,看到她趴在桌上脸色苍白,赶紧冲过来扶住她,“你的脸怎么这么白?是不是又没吃晚饭?我早上就看你喝咖啡没吃早餐,现在都快十点了……”
“可能就是有点累,低血糖犯了。”陈曦勉强撑起身子,声音虚弱得像飘在空气里。这段时间为了赶项目方案,她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三餐缩减成“饿了就啃口面包”,沈砚川之前手写的作息表被压在文件夹最底层,早就忘了“晚上11点前睡觉”“中午必须午休”的叮嘱。
李萌一边扶她坐到沙发上,一边快步去茶水间冲糖水:“你上次在工作室晕倒的事忘了?烧到37.8℃还硬撑,这次说什么也得给沈医生打电话!”
“别打,他今天有三台手术,肯定累坏了。”陈曦拉住她的手腕,视线却不经意扫到手机屏幕——沈砚川的消息刚好弹出来:“忙完了吗?刚从医院出来,路过你工作室楼下,看到你办公室灯还亮着,要不要一起吃碗热汤面?”
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陈曦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却还是打字回复:“有点不舒服,可能吃不了了,你早点回去休息吧,不用过来。”她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更不想耽误他难得的休息时间。
消息发送成功的提示刚亮起,手机就立刻震动起来——是沈砚川的电话。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刚结束工作的疲惫,却藏不住急切:“哪里不舒服?头晕还是心慌?有没有力气站起来?我现在就在你工作室楼下的便利店,买了热牛奶和面包,马上上去,你别乱动。”
不等陈曦拒绝,电话就被挂断了。二十分钟后,工作室的玻璃门被轻轻推开,沈砚川提着一个印着医院logo的医药箱,手里还拎着一个保温袋,额前的碎发被夜风微微吹乱,眼底带着明显的红血丝,却依旧快步走到沙发边,蹲下身看着她:“先让我看看,有没有发烧?”
他的手掌轻轻覆在她的额头,带着刚从外面回来的微凉,却精准地测出了体温的异常。“有点低烧。”沈砚川皱起眉,立刻打开医药箱,拿出电子体温计和袖带式血压计,“胳膊伸出来,量个血压,再测个体温,别跟我逞强。”
陈曦乖乖伸出胳膊,看着他熟练地缠上袖带、按下开关,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易碎的瓷器。血压计的数值跳出来时,沈砚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血压90/60mmHg,偏低;体温37.6℃,低烧。舌苔让我看看。”他递过一面小镜子,看到她舌面发白、边缘有齿痕,语气里终于带了点责备,却更多的是藏不住的担忧:“我给你写的作息表,你是不是根本没看?是不是又天天熬夜、不按时吃饭?”
被戳中心事,陈曦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下头盯着自己的衣角:“项目刚启动,要对接技术团队、确认教师培训方案,还有资金监管的流程要走,事情太多了,忙起来就忘了……”
“忙不是拿身体开玩笑的理由。”沈砚川打断她,从医药箱里拿出两盒药,一盒是棕褐色的中成药,一盒是白色瓶装的维生素,“这个是补气血的,每天三次,饭后半小时吃,一次四粒;这个是复合维生素B,缓解疲劳的,早上随餐吃两粒。我还在便利店买了红糖和去核红枣,现在给你泡杯红糖水,再吃两颗红枣,先把血糖提上来。”
他说着,起身走向茶水间,熟门熟路地找到她常用的马克杯——上次送药时特意留意过,是个印着星星图案的白色杯子。热水冲泡红糖的沙沙声传来,很快,一股清甜的香气弥漫开来。沈砚川端着杯子回来时,还细心地用勺子撇去了表面的浮沫:“吹凉了,现在喝刚好,别烫到舌头。”
温热的红糖水滑过喉咙,暖意顺着食道蔓延到四肢,胸口的闷意渐渐消散,连眩晕感都减轻了不少。陈曦捧着杯子,看着沈砚川蹲在医药箱前整理药品,忍不住小声说:“谢谢你,每次我不舒服,你都能及时出现。”
“我是医生,关心病人是本职。”沈砚川笑着抬头,眼里却藏着温柔,“不过你这个‘病人’太不听话,得有人盯着才行。”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翻开——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她的身体情况:“3月12日,低血糖晕倒,体温37.8℃;4月5日,熬夜后心慌,血压88/59mmHg”,甚至连她对青霉素过敏、喝牛奶容易腹胀的细节都记在后面。
“接下来一周,我每天都会给你发消息提醒。”沈砚川把整理好的药品放在她面前,“早上7点提醒你吃维生素和早餐,中午12点问你有没有按时吃饭,晚上10点督促你关电脑睡觉。要是超过半小时没回复,我就直接来工作室‘抓’人,李萌也已经答应帮我监督你,你别想蒙混过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