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成长生态计划”跨区域资源联盟签约仪式结束的当天下午,陈曦刚送走邻省师范院校的合作代表,就看到江屿站在工作室门口,手里提着一个鼓鼓的帆布包,肩上还背着一个旧旧的双肩包——那是他大学时就一直在用的款式,边角已经有些磨损。
“学长,你怎么来了?”陈曦有些惊讶,江屿最近一直在忙着母校公益社团的“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之前还在微信里说“等招募结束就来帮你整理联盟资料”,没想到他会提前过来。
“刚好招募工作告一段落,想着你这边刚签完约,肯定需要人帮忙整理资料,就过来了。”江屿笑着走进来,把帆布包放在桌上,里面装着一摞厚厚的文件夹,“这是我整理的‘支教志愿者培训手册’升级版,里面加了‘跨区域课程衔接’的内容,或许能帮到联盟的教师培训。”
他一边说,一边从双肩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桶:“知道你忙得没时间吃饭,让家里阿姨做了你喜欢的番茄牛腩面,还热着,你先吃点垫垫肚子。”
陈曦接过保温桶,打开的瞬间,番茄的酸甜香气扑面而来。她想起自己只在大学时跟江屿提过一次“喜欢吃番茄牛腩面”,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他还记在心里。眼眶突然有些发热,她轻声说:“学长,谢谢你,总是这么照顾我。”
“我们是朋友啊,互相照顾是应该的。”江屿挠了挠头,像大学时一样有些不好意思,他转身走向会议桌,开始整理散落的签约资料,“对了,刚才在门口遇到沈医生,他说健康小屋的设备调试好了,让你有空去看看。”
提到沈砚川,陈曦的动作顿了顿。自从上次在清溪古镇暂时拒绝沈砚川的告白后,两人虽然依旧一起推进健康模块的工作,却默契地不再提感情的事。沈砚川依旧会在她加班时送来热饭,会在她累的时候提醒她休息,却再也没有说过一句关于“喜欢”的话——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尊重她“先完成项目”的选择。
“我知道了,等整理完这些资料就过去。”陈曦低下头,继续吃着面条,却没注意到江屿转身时,眼里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江屿的动作很快,不到半小时就把签约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还按照“省份”“合作类型”“对接人”做了清晰的分类,甚至在每个文件夹上都贴了便利贴,标注着重点内容。“这些资料我都备份了电子版,存在这个U盘里,你随时可以用。”他把U盘递给陈曦,又从帆布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这是我之前去西部支教时,记录的‘跨区域课程衔接’案例,里面提到的‘资源共享平台’,或许能帮你们解决联盟学校的课程同步问题。”
陈曦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熟悉的清秀字迹映入眼帘——和大学时他帮她整理的“公益活动策划笔记”一模一样。里面详细记录了不同地区乡村学校的课程差异,还标注了“如何用线上平台共享优质课程”“如何协调不同学校的教学进度”等实用方法,甚至连“偏远地区网络不稳定时的应对方案”都考虑到了。
“学长,这些资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陈曦忍不住感叹,“之前我们还在愁跨区域课程同步的问题,现在有了你的案例,一下子就有思路了。”
“能帮到你就好。”江屿笑了笑,目光落在她手边的丝绒盒子上——那是上次沈砚川装枫叶戒指的盒子,她一直放在书桌上,偶尔会拿出来看看。他的眼神轻轻动了动,却没有多问,只是转身拿起自己的双肩包:“资料都整理好了,我也该回去了。社团还有些收尾工作要处理,要是后续需要帮忙整理联盟资料,随时给我打电话。”
“这么快就走吗?不再坐会儿?”陈曦有些意外,平时江屿来帮忙,总会留下来喝杯茶,聊会儿天。
“不了,还有些事要处理。”江屿走到门口,忽然停下脚步,却没有转身,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陈曦,我知道你现在心思都在项目上,也知道你对沈医生的心意。之前……我确实对你有过不一样的想法,但看到你为了公益这么坚定,看到你和沈医生一起为孩子努力的样子,我就明白了——你值得更好的,也找到了更适合你的人。”
陈曦愣住了,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她从来没有想过,江屿会主动提起这件事——从大学时的默默支持,到工作后的无私帮助,他总是把心意藏在最深处,用“朋友”“学长”的身份,默默守护在她身边。
“学长,我……”陈曦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满是愧疚。
“你不用觉得抱歉。”江屿终于转过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里没有一丝怨怼,只有真诚的祝福,“能看着你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公益梦想,看着你找到能和你并肩同行的人,我已经很开心了。以后,我还是你的学长,你的朋友,要是项目遇到困难,要是你需要帮忙,我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尽我所能支持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