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川也跟着举杯,目光始终落在陈曦脸上,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不管是公益项目,还是你想做的任何事,我都会一直支持你。就像我们之前约定的,以后每年秋天,我们都要带孩子们来这里看枫叶、烤红薯,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
“哎哟,沈医生这话也太甜了!”陆星辞笑着打趣,举起酒杯和陈曦碰了一下,“不过我也得表个态——以后只要是‘生态计划’需要,不管是写公益歌、开慈善演唱会,还是去艺术工坊教孩子画画,我随叫随到!对了,我新写的《500个约定》,歌词里还藏了你的名字,等下唱给你听!”
林知珩和江屿也纷纷举杯。林知珩的语气依旧带着学者的严谨:“明年国家级课题启动后,我们可以把‘数字陪伴’的模式推广到更多地区,甚至和国际教育组织合作,让中国的乡村教育经验帮助更多国家的孩子。”江屿则拍了拍陈曦的肩膀:“志愿者团队已经扩充到800人了,明年我们计划搞‘一对一帮扶’,每个志愿者对接一个孩子,不仅陪他们上课,还能听他们讲心里话,让他们知道,有人一直惦记着他们。”
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在庭院里回荡,伴着河边的流水声和远处隐约的蝉鸣,格外温馨。陈曦喝了一口红酒,醇厚的口感在舌尖散开,心里却比酒更暖——她忽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遇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晚饭过后,陆星辞抱着吉他坐在庭院中央的石阶上,指尖轻轻拨动琴弦,温柔的旋律瞬间流淌开来。“每一片枫叶,都藏着一个心愿;每一间教室,都有梦想在蔓延;500个约定,跨越山川和河流,只为让每个孩子,都能笑着抬头看……”他的声音比平时更柔和,带着对孩子的怜惜和对公益的热忱。
陈曦靠在沈砚川身边,头轻轻搭在他的肩上,看着顾衍之坐在旁边的藤椅上,端着红酒静静聆听,偶尔还会跟着旋律轻轻点头;林知珩则拿出手机,认真地录下歌声,嘴里还小声念叨“这段旋律可以用在课程的背景音乐里”;江屿则翻开那本《孩子的小小心声》,一边听一边对着故事里的内容轻笑。月光透过枫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像一层薄薄的银纱。
“曦曦,一起来唱副歌吧!”陆星辞突然停下,笑着看向陈曦。陈曦笑着起身,走到他身边,和他一起唱起副歌部分:“500个约定,500颗心,用陪伴点亮,平凡的星星;500个约定,500段情,让每个梦想,都能开花结果……”沈砚川也跟着轻轻哼唱,顾衍之的指尖在杯壁上轻轻打着节拍,庭院里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唱完歌,顾衍之提议聊聊明年的规划。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放在桌上:“明年顾氏计划追加3000万公益资金,其中1500万用于‘乡村教师培训中心’的建设,另外1500万投入‘远程医疗系统’的搭建,和沈医生的健康小屋形成互补。”他看向林知珩,“学术方面,需要林教授牵头,把‘数字陪伴’的实践经验整理成标准化课程,方便后续推广。”
“没问题。”林知珩点头,“我已经和北师大、华东师大的几位教授沟通过了,明年春天会启动‘乡村教育数字化标准’的制定,到时候需要星途工作室提供部分运营数据支持。另外,我还联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乡村教育部门,他们对我们的模式很感兴趣,或许能争取到国际资助。”
江屿也补充道:“志愿者团队明年会分批次开展培训,重点提升‘心理陪伴’和‘艺术指导’能力,争取让每个志愿者都能成为孩子的‘成长伙伴’。另外,我们还计划和高校合作,开展‘公益实习’项目,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进来。”
沈砚川握着陈曦的手,轻声说:“健康小屋明年会引入AI健康监测设备,孩子的身高、体重、视力数据可以实时上传到系统,方便医生远程评估。另外,我还想在课程里加‘亲子健康课’,让在外打工的家长也能通过视频,和孩子一起学习健康知识,拉近彼此的距离。”
陈曦看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样子,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500所学校的覆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他们还要让“数字陪伴”课程走进更多乡村,让健康小屋覆盖更多孩子,让艺术梦想照亮更多角落。
夜深了,庆功宴渐渐接近尾声。顾衍之率先告辞,临走前把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陈曦:“这是明年的公益合作明细,里面标注了每笔资金的用途和时间节点,有需要调整的地方随时联系我。”他拍了拍陈曦的肩膀,语气真诚:“继续加油,我很期待看到你未来的成就。”
沈砚川留下来送陈曦回家。路上,他一直牵着她的手,还不忘叮嘱:“最近别太累了,项目刚结束,好好休息几天。明天我给你做你喜欢的皮蛋瘦肉粥,早上给你送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