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进修计划”首批教师结业典礼的掌声还未散去,陈曦正在后台逐一核对结业证书上的姓名,确保每个名字都准确无误。这时,顾衍之的特助周明拿着一个烫金封皮的邀请函快步走来,双手递到她面前:“陈总,顾总特意交代,务必请您出席本周六的顾氏集团年度公益战略发布会,说有重要的合作事宜要宣布。”
邀请函的封面印着顾氏集团的logo,翻开后,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盼与君共商乡村公益长远计,顾衍之敬邀。”联想到此前系统“忠犬预告”中,顾衍之将个人15%非上市资产注入公益信托的决绝,陈曦心里隐约有了预感——这次发布会,或许会有一份远超“资金支持”的厚重承诺。
典礼结束后的第二天,陈曦按约定时间前往顾氏集团总部。黑色轿车刚停在大厦门口,就看到周明已在雨棚下等候,手里还拿着一把黑色雨伞:“陈总,外面在下雨,顾总特意让我带您走VIP通道,避开媒体区和参观人群,节省时间。”走进电梯,周明递来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预览版,“这是发布会将要公布的《顾氏公益战略白皮书》摘要,核心内容是未来五年对乡村公益的投入规划,其中‘乡村儿童成长生态计划’是重点支持项目,占比超过60%。”
电梯直达顶层会议室,门推开的瞬间,陈曦看到顾衍之正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的城市天际线。他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没有系领带,袖口挽到小臂,少了几分平日的疏离,多了几分沉稳。听到动静,他转过身,手里端着一杯刚泡好的普洱茶:“知道你喜欢喝普洱,特意让茶师选了十年的老生普,口感醇厚,适合这个季节喝。”没有多余的寒暄,他直接将一本厚厚的白皮书放在会议桌上,指尖轻轻点在目录页:“重点看第三章‘乡村振兴专项计划’,里面有我们为‘生态计划’定制的支持方案。”
陈曦翻开白皮书,第三章的标题格外醒目——“以‘乡村儿童成长生态计划’为核心,构建全周期、多维度乡村儿童支持体系”。里面的内容远比她想象中更细致:
? 资金支持:未来五年,每年投入1.2亿元专项资金,其中6000万用于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含校舍翻新、运动场地改造),4000万用于教学物资采购(含教材、乐器、体育器材),2000万用于乡村教师培训与津贴;
? 资源开放:顾氏全球供应链将优先为“生态计划”提供物资支持,如为偏远山区学校采购的冬季校服,成本价降低30%,且保证7天内送达;
? 板块联动:顾氏地产负责学校建筑设计与施工监督,采用环保节能材料;顾氏科技开发“乡村儿童成长数据库”,整合健康、学习、生活数据,实现“一人一档”动态跟踪;顾氏医疗则与沈砚川的健康小屋合作,建立“城乡医疗绿色通道”,乡村孩子可优先预约城市三甲医院专家门诊。
最让她动容的是“永续支持条款”,用加粗字体标注在页面最下方:“若未来‘生态计划’面临资金或资源缺口,顾氏集团将以‘乡村公益信托’资产优先补位,确保项目不中断;顾氏家族成员将担任‘生态计划’荣誉顾问,每季度参与项目复盘,支持期限不设上限。”
“这不是短期的资金投入,而是长期的战略绑定。”顾衍之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顾氏集团成立近百年,一直以‘回馈社会’为核心使命。这些年我看过很多公益项目,大多停留在‘捐钱捐物’的层面,而‘生态计划’不同——它覆盖教育、健康、体育、艺术全领域,既有短期的物资帮扶,又有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能真正改变乡村孩子的成长轨迹,这样的项目,值得集团倾尽全力支持。”
他指着白皮书里的“资源联动流程图”:“你看,地产板块负责硬件建设,科技板块提供数据支持,医疗板块保障健康,每个环节都与‘生态计划’的需求精准匹配。比如乡村学校的运动场地,顾氏地产会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定制设计方案——南方多雨地区加建雨棚,北方寒冷地区采用防冻地面材料,确保孩子们全年都能使用。”
陈曦看着图中细致的规划,想起之前顾衍之为“生态计划”做的种种:推动顾氏体育捐赠500万体育器材,解决银杏村小学操场改造的资金纠纷,设立公益信托注入个人资产……原来这些都不是孤立的支持,而是他为“永远的支持”搭建的完整体系——他不是想做“一次性捐赠者”,而是要成为“长期合伙人”,用集团的资源与实力,为项目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后盾。
“可是这样的投入,对顾氏来说风险太大了。”陈曦忍不住说出心里的担忧,“万一未来集团战略调整,或者市场环境变化,营收下滑,这份支持会不会……”
“不会。”顾衍之打断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红色封皮的文件,上面盖着顾氏集团的公章和董事会全体成员的签名,“这是《公益战略锁定协议》,已经通过集团董事会全票表决。协议明确规定,未来无论管理层如何变动、集团战略如何调整,对‘生态计划’的年度投入金额只增不减,且会随集团营收增长同步提高比例(营收每增长10%,公益投入增长5%)。另外,我个人名下的‘公益信托’资产,已在法律层面明确优先用于‘生态计划’应急补位,这部分资金独立于集团财务,不受市场环境影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