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公益安全体验营”开营前一周,贵州苗寨的竹编赛车体验区弥漫着竹屑的清香。陈曦蹲在地上,逐一核对安全设施清单——竹编护栏的间距、缓冲棉的厚度、安全锥的摆放位置,每一项都需要反复确认。远处传来引擎的轰鸣声,顾言的黑色越野车停在路边,他穿着一身修身的黑色赛车服,领口别着的“安全标兵”徽章格外醒目,手里攥着一份被反复折叠的“安全优化方案”,快步走了过来。
“我又改了一版防护栏设计,你看这样行不行?”顾言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将方案递到陈曦面前。纸上用红色马克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护栏竹编密度从每厘米3根增至5根”“底部加装5cm厚缓冲棉”“拐角处增设弧形防护板”。他指着修改处,语速飞快地解释:“之前的间距太宽,孩子容易钻进去;现在加密竹编,再加上缓冲棉,就算游客不小心撞到,也不会受伤。”
陈曦看着方案上精准到毫米的标注,心里却泛起一丝复杂。顾言对安全的执着无可挑剔,可他的沟通方式却像赛车冲刺般直接——上次志愿者没按标准摆放安全锥,他当场皱着眉说“这么摆等于没摆,出了意外谁负责”,让原本热闹的准备现场瞬间冷了下来。“方案很完善,安全细节都考虑到了。”陈曦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顾虑,“但体验营会有很多老人和孩子,他们对安全规则不熟悉,可能需要更耐心的引导。或许我们可以试着换种方式沟通,比如多示范、多提醒,少一点批评?”
顾言愣在原地,握着方案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他低头看着纸上的修改痕迹,耳尖悄悄泛红:“我……我上次是不是吓到志愿者了?”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懊恼,“我从小练赛车,教练总说‘速度和精准就是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从来没人教过我怎么温柔……但我想改,你能教我吗?”
陈曦没想到他会如此直白地提出“学习温柔”,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从包里拿出体验营的志愿者名单,指着其中几位大学生的名字:“我们可以从细节开始。比如明天的志愿者培训,你试着先听他们说完想法,再给出建议,不要直接否定;遇到孩子操作不规范,别先说‘不对’,而是蹲下来,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做。”
接下来的几天,顾言开始笨拙却认真地“练习温柔”。志愿者培训当天,会议室里坐满了年轻的大学生。有位女生怯生生地提出:“能不能把安全锥摆成小熊造型?这样小朋友可能会更愿意遵守规则。”放在以前,顾言大概率会觉得“不专业”而直接反驳,这次却坐直身体,耐心听完后,嘴角微微上扬:“想法很有创意,小朋友肯定会喜欢。不过安全锥需要清晰划分危险区域,我们可以在安全锥旁边加些竹编小装饰,比如编个迷你赛车、小花朵,既不影响安全,又能吸引孩子注意。”
说完,他从背包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竹丝,走到那位女生身边,手把手教她编迷你赛车:“你看,先把竹丝分成三等份,像这样交叉编织……”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两人身上,原本严肃的培训现场,渐渐响起了笑声。志愿者小李悄悄对身边的人说:“没想到顾老师也有这么温柔的一面,之前还以为他只会讲安全规则呢。”
体验营开营当天,顾言的改变更让所有人惊喜。早上八点,他站在体验区入口,不再是抱着手臂站在一旁,而是主动上前帮老人提行李。看到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他快步走过去,轻轻扶住老人的胳膊:“奶奶,山路有点滑,您慢点走,我扶您到休息区坐会儿。”老奶奶笑着道谢,他的耳朵又悄悄红了,却还是坚持把老人送到休息区,还帮她倒了杯温水。
有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好奇地围着他的赛车头盔转,伸出小手想摸又不敢。顾言看到后,没有像往常一样躲开,反而蹲下身,把头盔摘下来递给男孩:“想试试吗?这个头盔能保护你的小脑袋,就像竹编护栏保护你不撞到一样。”男孩兴奋地戴上头盔,顾言还耐心地帮他调整松紧带,轻声说:“这样戴既舒服,又能保护安全。”
下午的竹编赛车体验环节,一个小女孩站在赛车旁,小手攥着衣角,眼神里满是期待却不敢上车。顾言走过去,没有催促,而是坐在赛车里,向她伸出手:“别害怕,我带你慢慢开好不好?你看前面的竹编护栏,上面编了好多小花,就像在竹林里散步一样。”他发动赛车,把速度调到最慢,比平时练习时慢了一半还多。行驶过程中,他还不时指着路边的竹编装饰:“你看那个竹编小兔子,是不是很可爱?”女孩渐渐放松下来,嘴角露出笑容,最后主动说:“顾叔叔,我想自己试试!”
活动间隙,陈曦找到正在给赛车做安全检查的顾言。他的赛车服上沾了些竹屑,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却依旧弯着腰,帮一位老爷爷调整安全带:“您把安全带从这里穿过,扣紧卡扣,这样开起来就很稳,不会晃。”老爷爷年纪大了,手指不太灵活,顾言就耐心地帮他一点点扣好,还轻轻拉了拉,确认安全后才直起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