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公益与五所高校联合举办的“非遗文创设计大赛”进入决赛倒计时,陈曦却在决赛前三天接到了一个让她头皮发麻的电话——负责决赛展示区搭建的外包团队突然违约,不仅以“材料涨价”为由拒绝按时完工,还态度强硬地不肯退还5万元预付款。看着电脑里标注着“决赛场地布局”的设计图,再想到已经邀请的非遗传承人、高校领导和十余家媒体,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鼠标,语气里满是焦虑:“我已经联系了三家搭建公司,要么说档期排满,要么开口就要翻倍报价,根本赶不上后天的决赛。展示区要是出问题,不仅学生的作品没法好好呈现,连之前辛苦推进的高校合作都会受影响。”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时,陈曦正对着设计图发呆。林砚舟手里拿着一份“高校非遗课程合作清单”,看到她愁眉不展的样子,立刻加快脚步走过来:“怎么了?看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决赛的事遇到麻烦了?”
陈曦抬头看向他,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把搭建团队违约的事一股脑说了出来。林砚舟听完,没有丝毫犹豫,反而冷静地说:“别慌,外包团队靠不住,我们可以自己来。我认识不少设计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动手能力强,又对非遗文创感兴趣,召集一支临时搭建队不难,材料方面我也能联系到熟悉的厂商。”
他话音刚落,就掏出手机拨通了第一通电话——给母校设计学院的张教授,说明情况后,张教授当场表示愿意动员高年级学生参与;挂了电话又立刻联系材料厂商,凭借之前合作的交情,对方同意以成本价出租搭建所需的木料、射灯和展架,还承诺当天下午就送货上门。“现在分工:我带5名有搭建经验的学生去接材料、清点物资,你和剩下的学生根据设计图拆分任务——谁负责苗绣展品区的灯光布置,谁负责竹编陈列架的组装,谁负责学生作品的标签制作,我们今晚就开工,争取明天中午完成主体搭建,下午留时间做细节调整。”林砚舟的语气从容又坚定,条理清晰的安排瞬间抚平了陈曦心里的慌乱。
当天晚上七点,决赛场地——市文化中心的展厅里灯火通明。林砚舟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袖子卷到小臂,正带着学生们搬运木料。他个子高,主动承担起最沉的框架材料,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浸湿了衣领,却没停下手中的活。看到陈曦和学生们在组装陈列架时遇到困难,他立刻放下手里的木料走过去,拿起扳手示范:“这个螺丝要先对齐孔位,轻轻敲一下再拧,不然容易滑丝。”一边说一边手把手教,还不忘提醒大家:“小心点,别碰到手,慢慢来没关系,安全第一。”
凌晨两点,展示区的主体框架终于搭建完成。林砚舟没来得及休息,又拿着手电筒仔细检查每个细节:“苗绣展品区的射灯角度太偏了,要往左侧调15度,才能突出丝线的光泽;竹编展台比设计图矮了10厘米,得找几块木板垫高,不然观众弯腰看太费劲;还有学生作品的标签,字体再放大一点,老年人看不清楚。”他爬上梯子调整灯光,又蹲在地上测量展台高度,每一个细节都抠得格外认真,仿佛在打磨一件珍贵的设计作品。
第二天一早,林砚舟又带着团队提前来到展厅做细节优化。他特意为每件非遗展品设计了“故事卡”——用手写体标注展品的技艺传承人和背后的文化寓意,比如李阿婆绣的“百鸟朝凤”苗绣,卡片上写着“耗时三个月完成,采用传统‘打籽针’,每平方厘米有8枚籽针,象征吉祥如意”;王师傅编的竹编收纳盒,卡片上记录着“用三年生毛竹劈丝编织,经过高温碳化处理,防潮防虫”。陈曦看着他趴在桌子上写故事卡的样子,突然想起系统面板——自从两人开始合作高校非遗推广,林砚舟的好感度就从最初的“合作友好”一路上升,现在应该已经达到满值了。
她悄悄打开系统,果然看到林砚舟的“校园合作伙伴”特质旁,“忠犬模式”的图标正闪烁着绿色光芒,一条提示弹出:“检测到宿主与林砚舟深度协作推进非遗项目,林砚舟在危机时刻主动整合资源、全程主导解决方案,对宿主的信任与合作意愿达顶峰,解锁‘校园忠犬’模式。触发核心效果:1. 校园资源前置整合——提前6个月对接高校非遗社团、设计专业、校园媒体,建立资源库,为手作公益校园活动提供‘人、财、物’全方位支持;2. 合作项目主动规划——每季度提交‘非遗进校园’详细计划,含课程开发、设计大赛、体验展等,附预算表与风险预案,无需宿主推动;3. 应急支持极速响应——校园合作中遇任何问题(团队违约、资源短缺、沟通障碍),林砚舟将在1小时内协调解决,确保项目零延误。”
决赛当天,展示区果然惊艳了所有到场嘉宾。苗绣展品在精准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竹编陈列架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文创产品,学生设计的非遗元素钥匙扣、笔记本被整齐陈列,每一件展品旁的故事卡都吸引了不少人驻足阅读。李阿婆握着陈曦的手,笑着看向正在给嘉宾介绍展品的林砚舟:“这个林小伙子真是个好孩子,做事认真又踏实,有他帮你,你们的非遗肯定能传得更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