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公益传承馆的会议室里,晨光透过百叶窗投下斑驳的光影,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陈曦刚把顾景明同伙最新的造谣截图投在幕布上——本地论坛一篇《手作公益拖欠传承人工资,非遗传承竟是圈钱骗局》的帖子下,已经有了几百条附和评论,还附了一张伪造的“工资欠条”,上面歪歪扭扭的“李阿婆”签名,连李阿婆自己都认不出来。
“他们这是换着花样抹黑,之前的‘机器造假’被戳穿,又来造谣‘拖欠工资’。”陆总监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眉头拧成了疙瘩,“我查了发帖账号,还是之前的IP段,明显是有组织的持续攻击。现在已经有合作的景区来问情况了,要是不尽快澄清,景区的非遗体验点可能也要暂停合作。”
陈曦的指尖微微发凉,刚想开口部署应对,会议室的门就被猛地推开。沈亦舟手里攥着一叠文件,快步走进来,额角还带着细密的汗珠:“我刚从省非遗协会回来,秘书长已经明确表态,愿意出面为咱们背书,还联系了《省文化报》《非遗之声》的记者,组成媒体团明天就来传承馆做专题报道,专门聚焦‘非遗传承人生存现状’,正好打他们‘拖欠工资’的脸。”
他把文件摊在桌上,里面是省非遗协会出具的《推荐函》,上面清楚写着“手作公益为我省非遗保护重点合作机构,长期规范发放传承人补贴,成效显着”。“我还联系了几个赛车圈的朋友,他们的社交账号会同步转发媒体报道,咱们的粉丝基数虽然不大,但都是精准的文化爱好者,能帮着引导舆论。”
“法律这边也有进展。”林砚舟紧跟着走进来,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份“证据链梳理表”,红色标注的“关键证据”一栏格外醒目,“我找到了顾景明当年的私人会计老郑,他受不了良心谴责,愿意出庭作证——顾景明当年投资失败后,故意转移资产,还伪造过类似的‘欠款凭证’栽赃给合作伙伴。律师已经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整理出了顾景明团伙的造谣前科,现在正在起草律师函,要求所有发布不实信息的平台24小时内删除,否则就提起诉讼。”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查了那个伪造欠条的字体,和顾景明之前伪造文件的字体高度相似,已经让鉴定机构做笔迹比对,结果明天就能出来,到时候又是一份铁证。”
“传承人的声音也不能少。”周明远教授推了推眼镜,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录音笔,按下播放键。李阿婆带着乡音的声音立刻在会议室里响起:“陈丫头每个月都准时给我们发补贴,还比之前承诺的多两百块,说我们年纪大了要补身体。上个月还帮我们村修了新的绣坊,冬天绣活也不冷了,怎么可能拖欠工资?那些造谣的人,良心都被狗吃了!”
录音里还夹杂着王师傅、玉奶奶的声音,每个人都清晰地说着手作公益对他们的帮助,还有补贴到账的时间、金额。“我已经把这些录音剪成了3分钟的短视频,配上他们在新工作室工作的照片,发给媒体后,比咱们空口解释管用一百倍。”
陈曦看着眼前各司其职、默契十足的伙伴,心里的焦虑像被阳光驱散的雾气,渐渐消散。她刚想说话,会议室的门又被推开——苏医生手里抱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赵村长则提着一个老旧的账本,两人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这是传承馆近一年给传承人发放补贴的银行流水,每一笔都有转账记录和传承人签字的收据。”苏医生把文件夹放在桌上,翻开其中一页,“你看,李阿婆上个月的补贴是5号到账的,王师傅是6号,都有银行回单和他们的手写签收单,一笔都没少。”
赵村长也把账本摊开,泛黄的纸页上用毛笔字工整地记录着每一笔支出:“这是我们村的集体账本,上面记着手作公益给我们捐建绣坊花了8万,采购竹编原材料花了3万,还有给村里年轻人的非遗培训补贴2万,每一笔都有经办人签字,村民代表大会也通过了,这些都是公开可查的。我还让老支书录了视频,他在咱们县威望高,他说一句‘手作公益是真心帮我们’,比什么都管用。”
“现在证据链已经完整了,咱们分工明确,一次性把谣言彻底粉碎!”陈曦看着大家,快速敲定行动计划:
1. 沈亦舟:负责对接媒体团,确定明天的采访流程,重点安排记者采访传承人、查看新工作室,同时协调赛车圈朋友做好报道转发,扩大影响力;
2. 林砚舟:带着律师函去本地论坛、微博等平台总部,当面要求删除不实信息,同步跟进笔迹鉴定结果,一旦出来立刻提交给媒体;
3. 周明远教授:整理传承人录音、照片、工作室建设资料,制作成“非遗传承成果展”PPT,配合媒体采访讲解,突出手作公益对传承人的实际帮助;
4. 苏医生&赵村长:将补贴流水、村账本等证据整理成“证据册”,发给合作的景区、民宿,同时在传承馆门口设置“证据公示栏”,接受市民监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