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公益巴黎非遗体验店开业剪彩的当天,塞纳河畔的阳光格外明媚。陈曦站在店铺门前,看着玻璃窗上倒映的“中国非遗”字样,身边是赶来支持的“忠犬联盟”伙伴——周教授正和法国非遗机构负责人交流课程合作,沈亦舟在指导工作人员摆放赛车主题非遗文创,林砚舟在核对开业活动流程,苏医生和赵村长则在给前来打卡的游客分发苗绣小徽章。就在这时,脑海里熟悉的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淡蓝色的面板在眼前缓缓展开:
“检测到宿主核心行动成果:
1. 非遗传承:全国落地50家体验店,海外开设1家(巴黎)体验店,签约传承人300位,濒危技艺抢救15项,非遗课程覆盖高校30所、山区学校10所;
2. 公益实践:‘山区非遗公益支教计划’受益学生800人,建立‘非遗公益基地’5个,获‘全国年度公益项目金奖’,联动社会捐赠资金超1000万元;
3. 个人成长:从非遗传承‘新手’成长为行业标杆,具备资源调度、项目统筹、跨文化合作能力,彻底了结前世恩怨,实现身心双重成长。
综合判定:主线任务‘非遗传承与自我救赎’完成度98%,剩余2%需完成‘初心验证’环节,预计72小时内触发最终任务。”
面板上的文字像一道暖流,漫过陈曦的心头。她想起三年前刚绑定系统时的迷茫——那时的她,还在为前世的失败而痛苦,连和传承人沟通都带着胆怯;而现在,她不仅能从容地推进全国乃至海外的非遗项目,还能带着伙伴们一起,把中国非遗的魅力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第一步:回溯任务初心,梳理成长脉络
陈曦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在脑海里召唤出系统面板,点开“任务回溯”功能。屏幕上立刻浮现出三年来的关键节点:
? 任务启动期:绑定系统,开启“核心能力提升计划”,从学习苗绣、竹编基础技艺开始,周教授的理论指导、李阿婆的实操教学,让她第一次真正理解“非遗不是古董,是活的技艺”;
? 突破瓶颈期:应对顾景明同伙的造谣风波,在“忠犬联盟”的帮助下,学会用证据和法律保护自己,也明白“非遗传承不仅要懂文化,还要懂运营、懂维权”;
? 快速发展期:启动全国体验店连锁计划,用“非遗资源全局调度权”精准匹配资源,用“联盟默契强化”提升效率,让手作公益从区域机构成长为全国标杆;
? 公益深化期:发起“山区非遗公益支教”,看到孩子们因为非遗而绽放的笑容,终于懂得系统任务里“自我救赎”的含义——前世的遗憾,要用今生的行动来弥补,而帮助他人,就是最好的救赎。
“原来我已经走了这么远。”陈曦轻声感叹。面板上的每一个节点,都离不开伙伴们的支持——是周教授帮她夯实文化根基,是沈亦舟帮她打通资源渠道,是林砚舟帮她搭建运营体系,是苏医生和赵村长帮她守护生活与公益的细节。系统给了她“女王特权”,但真正让她完成任务的,是身边这群不离不弃的“忠犬联盟”。
第二步:伙伴们的“初心共鸣”,意外的线索
当天晚上,陈曦和伙伴们在巴黎的中餐厅庆祝开业。酒过三巡,周教授突然提起最初的相遇:“还记得第一次见你,你拿着一份皱巴巴的非遗计划,紧张得说话都打结,现在却能站在国际舞台上,把中国非遗讲给全世界听。”
沈亦舟笑着补充:“我以前觉得非遗是老古董,直到跟你一起做赛车场体验区,看到年轻人围着竹编、苗绣摊位打卡,才知道非遗也能很潮。现在我的赛车圈朋友,都主动要和咱们合作呢!”
林砚舟拿出手机,翻出山区孩子们的最新照片——照片里,大凉山小学的孩子们正在新建成的“非遗公益基地”里学皮影,旁边站着驻校的传承人。“这是昨天志愿者发来的,孩子们已经能独立编排皮影戏了,还说要录视频给你看。”
苏医生和赵村长也纷纷说起自己的变化:苏医生开始研究“非遗养生”,把苗绣、竹编的舒缓动作融入健康指导;赵村长则在村里办起了“非遗培训班”,让更多村民通过手艺增收。“跟着你做非遗,不仅帮了别人,也让我们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赵村长说。
听着伙伴们的话,陈曦突然意识到——系统说的“初心验证”,或许不是让她独自完成某件事,而是要看她是否还记得“非遗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一群人的初心共鸣”。她打开系统面板,果然看到“初心验证”的进度条跳动了一下,从0%变成了50%。
第三步:突发的“非遗危机”,最终的考验
第二天上午,陈曦接到国内志愿者的紧急电话:“大凉山小学的非遗基地突然停电,储存的皮影、剪纸作品受潮,孩子们都快哭了!当地电工说需要三天才能修好电路,可下周就是‘山区非遗作品展’,作品要是坏了,孩子们的心血就白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