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公益“普罗旺斯非遗系列”上线首周销量破万的捷报,还没从后台数据屏上褪去,陈曦就带着“忠犬联盟”的伙伴们,在传承馆的会议室里展开了一张新的“跨界发展蓝图”。图上用彩色线条串联起多个领域——赛车、电竞、智能家居、文旅、教育,每个领域旁都标注着“非遗+”的合作设想,而蓝图的正中央,写着一行醒目的标题:“让非遗走出工坊,融入多元生活”。
“单一的非遗传承已经不够了,”陈曦指着蓝图上的“赛车”板块,眼神里满是坚定,“我们要让非遗和更多年轻人喜欢的领域结合,让老手艺以新的姿态‘活’在当下。”
第一跨界:非遗+赛车,速度与匠心的碰撞
沈亦舟率先接过话题,将一份“非遗主题赛车合作方案”推到桌中央。方案里详细规划了与上海国际赛车节的深度合作——不仅要打造去年约定的“非遗主题赛车”,还要在赛车场设置“非遗快闪工坊”,让观众亲手体验竹编、剪纸,甚至能在赛车模型上绘制苗绣纹样。
“我已经和赛车节主办方敲定,下个月的赛事上,咱们的‘非遗主题赛车’将作为领航车出场。”沈亦舟指着方案里的设计图,车身用银灰色打底,侧面绣着蜀绣的“缠枝莲”纹样,车顶则用竹编纹理做装饰,“车手的头盔也会融入皮影元素,把‘哪吒’的形象用彩线绣在头盔侧面,既有中国特色,又能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
林砚舟立刻补充:“我已经联系了手作公益的设计团队,会同步推出‘赛车非遗周边’——竹编赛车模型、苗绣钥匙扣、剪纸贴纸,观众在快闪工坊体验后,就能把‘非遗赛车’带回家。”
周教授看着设计图,若有所思地说:“可以在赛车纹样里加入‘速度’的意象,比如用蜀绣的‘虚实针’表现风的流动,让非遗纹样不仅好看,还能传递赛车的精神。”
这个跨界方向,让非遗从“静态的手作”变成了“动态的符号”,既保留了匠心,又融入了年轻人追求的速度与激情。陈曦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能和更多赛车品牌合作,让非遗在赛道上绽放更多光彩。
第二跨界:非遗+电竞,虚拟与传统的融合
“年轻人喜欢电竞,我们就把非遗搬进虚拟世界。”陈曦指着蓝图上的“电竞”板块,身后的屏幕随之切换到一款热门电竞游戏的画面——游戏角色的服饰上,绣着淡淡的苗绣太阳花纹样,武器手柄则是竹编纹理。
这是手作公益与国内顶尖电竞俱乐部合作的初步成果。林砚舟负责对接合作细节,他解释道:“我们和俱乐部约定,会为他们的战队设计‘非遗主题皮肤’,每个角色的服饰、武器都融入不同的非遗元素——坦克角色用扎染做铠甲纹样,刺客角色用剪纸做披风图案,辅助角色用皮影做技能特效。”
沈亦舟笑着补充:“我还和俱乐部商量,在游戏里设置‘非遗任务’,玩家完成任务就能解锁‘非遗道具’,比如竹编背包、苗绣护符,这些道具不仅有装饰作用,还能提升游戏属性,让玩家在玩游戏的同时,也能了解非遗文化。”
苏医生则从健康角度提出建议:“可以在电竞俱乐部的训练基地,开设‘非遗放松课’,让选手们学编竹篮、绣小挂件,既能缓解训练压力,又能感受非遗的宁静,一举两得。”
这个跨界,打破了非遗与年轻人的“次元壁”——当非遗元素出现在热门游戏里,当玩家为了“非遗皮肤”而主动了解苗绣、竹编,老手艺就真正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不再是遥远的“老古董”。
第三跨界:非遗+智能家居,实用与美学的结合
“非遗不能只当摆件,还要能融入日常家居。”赵村长拿起桌上的竹编智能灯罩,这是“普罗旺斯非遗系列”的爆款产品,灯罩用竹编工艺制成,内置智能灯光系统,能通过手机APP调节亮度和颜色。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非遗+智能家居’的深度拓展。”陈曦指着蓝图上的产品清单,“除了灯罩,还要开发苗绣纹样的智能窗帘——窗帘布用传统苗绣工艺绣出山水图案,白天拉开是装饰,晚上通电后,图案还能发光;还有扎染纹样的智能桌布,桌布边缘绣有感应线圈,能给手机无线充电,既好看又实用。”
赵村长补充道:“村里的传承人已经开始学习智能面料的制作工艺了,下周我会带他们去智能家居企业参观,让他们知道‘老手艺’也能和‘新科技’结合,不用怕被时代淘汰。”
周教授则强调:“一定要守住非遗的‘魂’,智能功能是辅助,不能让科技盖过手艺的光芒。比如苗绣窗帘,绣线的材质、针法的细腻度,这些传统工艺的精髓必须保留。”
这个跨界,让非遗从“观赏性手作”变成了“实用性家居”,当人们每天用着竹编智能灯罩、苗绣智能窗帘时,非遗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再是偶尔想起的“小众爱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