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承”品牌成立半年后,受邀登上上海时装周官方日程,这场以“非遗新生·日常诗意”为主题的时装秀,成为本届时装周最受期待的场次之一。秀场内外挤满了时尚媒体、买手、KOL,还有不少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非遗爱好者,大家都想亲眼见证:这个由陈曦主导的非遗时尚品牌,如何让老手艺在时尚舞台上绽放新生。
秀场布置延续了品牌“非遗+日常”的核心理念——极简的白色T台两侧,摆放着用竹编工艺打造的灯架,灯光透过竹编纹理,在地面投射出斑驳的光影;背景板是一幅巨大的渐变扎染布,从浅蓝到靛青,宛如自然晕染的天空;嘉宾席的桌花,是用蜀绣边角料制作的永生花,每一处细节都藏着非遗的巧思。
秀场第一幕:日常通勤系列——低调中的匠心
伴随着轻柔的钢琴曲,第一位模特身着“日常通勤系列”的蜀绣真丝衬衫缓缓走上T台。衬衫采用纯净的米白色真丝面料,袖口处用蜀绣“虚实针”绣着极小的缠枝莲纹样,远看简约干净,近看却能发现针脚的细腻;搭配黑色阔腿裤和竹编皮质包,既符合职场的专业感,又不失非遗的独特韵味。
“这个设计太懂职场人了!”前排的时尚买手忍不住低声赞叹,“没有夸张的装饰,却在细节处藏着巧思,日常穿完全没问题。”紧接着,竹编拼接西装外套、扎染针织开衫、蜀绣点缀连衣裙等单品陆续登场,每一件都遵循“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让非遗元素成为“低调的亮点”。
周教授坐在嘉宾席里,看着T台上的作品,眼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是无数次的技艺磨合——比如那件竹编拼接西装,竹编部分采用“细编”技法,竹丝细如发丝,既保留了竹编的肌理,又不影响西装的挺括感;扎染针织开衫则用板蓝根植物染色,反复浸染三次才得到温润的蓝色,完全没有化学染料的刺眼感。“这才是非遗时尚的正确打开方式——不张扬,却有力量。”周教授对身边的林砚舟说。
秀场第二幕:休闲生活系列——自然中的诗意
灯光切换为温暖的暖黄色,秀场进入第二幕“休闲生活系列”。模特们身着宽松的棉麻连衣裙、舒适的扎染T恤、随性的牛仔外套,步伐也变得轻快起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竹编拼接棉麻长裙:裙摆采用透气的棉麻面料,上面做了渐变扎染,宛如秋日晚霞;腰间搭配竹编腰带,用“螺旋编”技法编织而成,既起到收腰效果,又增添了自然质感;裙摆下摆还点缀着细小的蜀绣太阳花,随风飘动时,仿佛有阳光在裙摆跳跃。
“这件裙子太适合周末出游了!”现场的时尚KOL立刻拿出手机拍照,“竹编腰带、扎染裙摆、蜀绣点缀,三个非遗元素融合得恰到好处,既好看又舒适。”还有一款帆布包,侧面用竹编编织出简约的条纹,正面印着大凉山孩子画的皮影图案,既实用又有纪念意义,不少嘉宾看完后当场表示“想立刻入手”。
赵村长带着村里的几位传承人,坐在秀场的角落,看着自己参与制作的竹编配饰、蜀绣点缀在T台上绽放光彩,脸上满是自豪。“以前总觉得竹编、蜀绣是‘老古董’,没想到能这么时尚,还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一位传承人激动地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愿意学手艺了,说以后自己做的东西也能上时装周。”
秀场第三幕:节日限定系列——传统中的新生
秀场最后一幕,灯光变得璀璨起来,“节日限定系列”压轴登场。第一件作品是春节主题的“福字蜀绣毛衣”:米白色的羊绒毛衣上,用红色蜀绣线绣着简约的“福”字,“福”字周围点缀着小小的蜀绣梅花,既喜庆又不浮夸;搭配一条扎染红黑渐变半身裙,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
紧接着,中秋主题的“月兔扎染丝巾”、端午主题的“艾草扎染连衣裙”、元宵主题的“灯笼蜀绣外套”等作品陆续登场,每一件都紧扣传统节日,却又赋予了现代设计感。其中最惊艳的,是压轴出场的“非遗传承树”高定礼服——礼服主体采用真丝面料,用蜀绣“打籽绣”“滚针绣”技法,绣出一棵枝繁叶茂的“传承树”,树叶是用扎染工艺制作的渐变绿丝绒,树枝上点缀着竹编的小鸟、皮影的蝴蝶,寓意“非遗技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当苏晚身着这件“传承树”礼服走上T台时,秀场瞬间掌声雷动。礼服的裙摆很长,拖在T台上,上面的蜀绣“传承树”仿佛在灯光下生长;苏晚的妆容简约淡雅,搭配竹编耳饰和蜀绣手绳,宛如“非遗传承的使者”。走到T台尽头时,苏晚转身,裙摆散开,“传承树”的全貌展露无遗,现场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不少嘉宾感动得热泪盈眶。
谢幕时刻:非遗与时尚的双向奔赴
所有模特走完秀后,陈曦身着自己设计的“竹影”连衣裙,带着“忠犬联盟”的伙伴们、非遗传承人代表、大凉山孩子代表一起走上T台谢幕。陈曦的连衣裙采用竹编拼接真丝面料,裙摆绣着细小的蜀绣太阳花,既简约又不失设计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