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非遗”项目筹备半年后,“曦·承”在上海中心举办了主题为“匠心赋智,非遗新生”的科技产品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座无虚席,科技界大佬、时尚KOL、非遗传承人代表、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AI非遗设计系列服饰、智能非遗家居、AR非遗互动平台三大核心产品的正式亮相。当最后一款“智能蜀绣温控披肩”在聚光灯下展示出“语音控温+非遗纹样发光”的神奇效果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突破800万,#曦承科技非遗产品太惊艳#话题瞬间冲上热搜榜首。
发布第一弹:AI非遗设计系列服饰——个性与匠心的碰撞
发布会开篇,模特身着AI非遗设计系列服饰缓缓走上T台,瞬间点燃全场气氛。该系列由AI设计系统与设计师、传承人协同创作,共推出15款单品,涵盖连衣裙、外套、配饰等,每一件都有独特的“AI+手工”印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个性化蜀绣连衣裙”——消费者可通过线上平台输入自己的喜好(如“喜欢的花型”“偏爱的颜色”“穿着场景”),AI会生成专属的蜀绣纹样设计方案,再由传承人手工绣制在真丝连衣裙上,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T台上展示的3件连衣裙,分别采用“AI+牡丹纹样”“AI+荷花纹样”“AI+太阳花纹样”,蜀绣针脚细腻,纹样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设计感。
“以前定制非遗服饰,不仅价格昂贵,还需要等待很久,现在有了AI设计,3天就能拿到设计方案,20天就能收到成品,性价比太高了!”现场的时尚买手看完展示后,当场与品牌签订了500件的定制订单。
周教授在产品讲解环节强调:“AI设计没有替代手工,而是为手工赋能。每一件服饰的蜀绣部分,都由传承人纯手工完成,AI只是让设计更高效、更个性化,守住了非遗的匠心本质。”该系列上线预售通道后,1小时内定制订单突破3000件,其中大凉山孩子画的“皮影纹样”定制款最受欢迎,不少家长为孩子定制,希望留下专属的非遗记忆。
发布第二弹:智能非遗家居——实用与美学的融合
智能非遗家居系列是本次发布会的“重头戏”,共推出“智能竹编温控灯”“扎染智能窗帘”“智能蜀绣温控披肩”三款核心产品,每一款都实现了“非遗美学+智能实用”的完美融合。
“智能竹编温控灯”率先亮相,模特手持灯架走到舞台中央,语音指令“打开暖光模式”,灯架立刻发出柔和的暖光,竹编纹理在灯光下投射出斑驳的光影;指令“调节亮度50%”,灯光瞬间变暗,适配夜间休息场景。产品讲解人介绍:“这款灯的竹编灯架由赵村长带领传承人手工编织,内置智能温控芯片和语音识别模块,支持语音、APP双重控制,还能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灯光色温,冬季暖光升温,夏季冷光降温,既好看又实用。”
“扎染智能窗帘”的展示同样惊艳:窗帘面料采用云南植物染扎染工艺,色调从浅蓝到靛青自然渐变;语音指令“打开窗帘”,窗帘缓缓拉开;指令“遮光70%”,窗帘自动调节到合适的遮光程度;最特别的是,窗帘边角的蜀绣纹样中嵌入了柔性太阳能板,现场演示中,工作人员将手机放在纹样上方的充电区,手机立刻开始充电,实现“环保节能+非遗美学”的双重价值。
压轴登场的“智能蜀绣温控披肩”,更是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披肩采用蜀绣“打籽绣”工艺,绣制出简约的缠枝莲纹样,内置柔性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支持3档温控(38℃、42℃、45℃),可通过APP或语音控制温度。模特现场演示时,披肩在低温模式下,蜀绣纹样会发出淡淡的微光,既保暖又具装饰性,成为冬季时尚单品的新选择。
“这些智能非遗家居产品,解决了传统非遗家居‘好看不实用’的痛点,既能装点家居,又能满足智能生活需求,太适合我们年轻人了!”现场的科技博主忍不住感慨。三款产品上线预售,2小时内销量突破1.2万件,其中“智能竹编温控灯”销量最高,占比达50%,成为爆款单品。
发布第三弹:AR非遗互动平台——体验与传播的革新
AR非遗互动平台的发布,让发布会进入“沉浸式体验”环节。现场观众通过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即可登录平台,体验“AR虚拟试穿”“AR手工体验”“AR非遗博物馆”三大核心功能。
在“AR虚拟试穿”区,观众扫描身体轮廓,就能在手机上试穿AI非遗设计系列服饰,360度查看服饰细节,还能点击蜀绣、竹编元素,观看传承人制作过程的短视频;在“AR手工体验”区,观众跟着虚拟传承人学习简单的蜀绣针法、竹编步骤,手机屏幕实时纠正动作,完成后生成专属的“非遗手作”数字藏品,可分享到社交平台;在“AR非遗博物馆”区,观众扫描现场的竹编灯架,就能召唤出虚拟的非遗工坊,听传承人讲述竹编的历史故事,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非遗基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