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承非遗慈善基金会”成立四周年之际,陈曦以主办方身份,在上海外滩金融中心举办“非遗新生·公益同行”主题慈善晚宴。这不仅是基金会四年公益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汇聚全球爱心、共话非遗传承的公益盛会——政商界大佬、顶流明星、非遗传承人代表、公益人士齐聚一堂,通过成果展示、慈善拍卖、公益倡议等环节,为非遗公益注入新的力量,也让“曦·承非遗慈善”的品牌影响力迈向新高度。
晚宴筹备:细节里的非遗温度与公益初心
作为晚宴总策划与主办方,陈曦从主题设定、场地布置到流程设计,都亲力亲为,将“非遗元素”与“公益初心”深度融合,拒绝奢华铺张,处处彰显温暖与真诚。
主题与场地:非遗美学与公益氛围的完美融合
晚宴主题定为“非遗新生·公益同行”,既呼应基金会“让非遗焕发新生”的使命,也凸显“全民参与、携手同行”的公益理念。场地选择在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的江景宴会厅,一边是黄浦江的璀璨夜景,一边是精心布置的非遗主题展区,让嘉宾在感受现代都市魅力的同时,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
宴会厅的布置由沈亦舟牵头,全程融入非遗元素,低调而不失格调:
? 入口处设置“非遗公益成果长廊”,用图片、视频、实物展示基金会四年的核心成果——濒危非遗数字化图谱、青年传承人创业产品、乡村孩子的非遗手工作品,每一件展品都附有二维码,嘉宾扫码即可了解背后的公益故事;
? 宴会厅内的桌布采用云南白族扎染工艺,餐具是大凉山传承人手作的彝族漆器,座椅靠背装饰着蜀绣太阳花挂件,每一处细节都暗藏非遗巧思;
? 舞台背景以“非遗技艺数字光影”为主题,通过AR技术,将竹编、蜀绣、扎染等非遗纹样投射在背景板上,随着环节推进不断变换,营造出“非遗新生”的视觉氛围。
“晚宴不是为了彰显排场,而是为了让嘉宾直观感受非遗的魅力与公益的力量。”陈曦在筹备会上强调,“每一个细节都要传递温度,让大家在温馨的氛围中,真正理解我们的公益初心。”
流程与环节:兼顾仪式感与实用性
陈曦主导设计的晚宴流程,既富有仪式感,又注重公益实效,避免冗长空洞的环节,让每一分钟都充满价值:
? 18:00-18:30 嘉宾签到与非遗体验:嘉宾签到后,可在“非遗体验区”体验简易竹编、迷你扎染等手工项目,由基金会帮扶的年轻传承人现场指导;
? 18:30-19:00 开场致辞与成果发布:播放基金会四周年公益纪录片,陈曦发表主旨演讲,发布《非遗公益四年白皮书》;
? 19:00-19:30 非遗表演与故事分享:邀请非遗传承人带来彝族歌舞、苗族银饰锻造展示等节目,受益代表分享自己的改变故事;
? 19:30-20:30 慈善拍卖与公益捐赠:拍卖非遗珍品与顶流捐赠的拍品,现场发起公益捐赠倡议;
? 20:30-21:00 荣誉授予与闭幕致辞:为公益合作伙伴、爱心人士颁发荣誉证书,周教授发表闭幕致辞。
同时,陈曦特意要求简化用餐环节,菜品以清淡、健康为主,部分食材来自大凉山非遗基地的乡村合作社,既支持乡村产业,又传递“节俭公益”的理念。
嘉宾邀约:精准匹配,共筑公益生态
晚宴嘉宾邀约由沈亦舟牵头,陈曦亲自把关,形成了“政商学界+顶流明星+非遗代表+公益人士”的多元化嘉宾阵容,既保证了晚宴的影响力,又确保了公益理念的精准传递:
? 政商学界:国家文旅部相关领导、上海市政府官员,张总、王健林、马化腾、董明珠等捐赠大佬,叶文轩、陆哲远等公益大使;
? 顶流明星:苏星然等基金会公益大使,以及十余位关注公益的影视歌明星;
? 非遗代表:基金会帮扶的老艺人、年轻传承人代表,大凉山非遗希望小学的师生代表;
? 公益人士:公益组织负责人、志愿者代表、捐赠人代表。
“我们邀请嘉宾,核心是希望他们能深度参与公益,而不是单纯的‘站台’。”陈曦说,“每一位嘉宾都与非遗公益有着深层联结,他们的参与,能让晚宴的公益价值最大化。”
晚宴现场:星光璀璨,爱心涌动
傍晚时分,嘉宾们陆续到场,身着正装的同时,不少人佩戴着非遗元素配饰——苏星然佩戴着蜀绣耳环,叶文轩手持竹编折扇,董明珠系着扎染丝巾,让非遗美学在星光熠熠的晚宴上绽放光彩。
开场:公益纪录片与主旨演讲,传递初心与坚守
晚宴以基金会四周年公益纪录片拉开序幕。纪录片浓缩了四年的公益历程:从阿普老艺人的漆器技艺数字化留存,到阿木返乡创业的艰辛与成功;从乡村小学的破旧教室,到焕然一新的非遗希望小学;从最初的几个人坚守,到如今的千万人参与……真实的画面与动人的故事,让不少嘉宾眼眶泛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